考試閱讀中的速記模式

事實上,在閱讀理解中也可以運用模式速記。
很多同學經(jīng)常會面臨這樣的窘境,就是在有的閱讀篇章出現(xiàn)在自己面前時,因為不熟悉該領域詞匯或者不能迅速把握句型,單個的單詞好像每個都認識,連起來就不知道在講什么了。尤其是有些闡述觀點的論文,讀完了之后,不知道作者的態(tài)度如何。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在文章旁邊的空白位置以“+”和“-”作標記。比如,

  第一段話通過比較潘基文與安南,認為潘基文的工作可能會是困難的,整段話是一種不信任的語氣。我們可以在這一段旁邊畫一個“—”號,表示否定的態(tài)度。
  第二段話則舉出了一個例子,說明困難來自他上任100天期間采取的一系列不明智措施,使得工作不容易進行。到這里為止,作者的態(tài)度沒有改變,所以暫時不需要做標記。
  第三段話則話鋒一轉,引用Professor Edward Luck的話,認為這是秘書長上任的必然學習過程,作為資深外交家,他得益匪淺。此時作者的態(tài)度已經(jīng)轉向正面,可以在這一段旁邊畫一個“+”號。
如此往下做標記,遵循“負負得正”的原則,最后我們就不難判斷作者的態(tài)度了。
  利用篇章的快速閱讀理解來提高我們的記憶力是可行的。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就是從心到手。對英語學習者來說,落筆有益是顛撲不破的真理。本文中提到的七個模式,在運用時可以根據(jù)不同的情況進行調整,最終的目的都是一個,在增強大家短時記憶的同時協(xié)助增強對篇章的理解。希望模式速記的方法能夠對考研學子們有所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