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爸來了:暑期教育仍應順應孩子的興趣
【前言】
俗話說“文武之道,有張有弛”,暑假里,既要讓孩子的身心得到放松,又要不忘“復習功課”,讓他們能過得既充實又快樂。每天除安排一定的時間休息娛樂外,也應安排一定的時間在學習上。本期《滬江專訪》針對孩子的暑期時間安排,采訪了曾在網(wǎng)絡上引發(fā)過眾多關注,培養(yǎng)女兒小米2歲就學習小提琴的南京滬友“米爸來了”。
小米在學習拉小提琴。米爸攝
滬江專訪:現(xiàn)在已經(jīng)進入暑假了,您家小米每天的安排是怎么樣的?她的近況如何?
米爸:小米是個作息非常有規(guī)律的孩子。她上幼兒園的時候,每天回家就會拉小提琴,每首曲子拉三遍,結(jié)束后會看一會兒電視。因為我們對她的要求就是琴練完了,可以看一會兒電視,到我們回家后才會再輔導她繼續(xù)練琴。晚飯之后,我和愛人還會帶著她背誦《弟子規(guī)》、《三字經(jīng)》、《大學》、《中庸》等經(jīng)典。背的差不多了,小米的媽媽就會帶她到外面去玩,基本上每天都是這樣的。
滬江專訪:那就是說您每天都安排孩子規(guī)律的學習,而不僅僅是練小提琴是嗎?
米爸:我們的教育方向80%還是針對她的人格、品德教育,包括讓她背誦經(jīng)典,都是為了把她培養(yǎng)成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
滬江專訪:當初您和妻子是怎么會想到在孩子才兩歲的時候就讓她開始練習小提琴?
米爸:首先,我們對小米的藝術(shù)熏陶,是從胎教開始的,所以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對音樂很感興趣,我們對她的興趣點把握的非常準。至于為什么會選擇小提琴讓她練習,是因為它堪稱是所有樂器里面最難學的,這對孩子而言是一種鍛煉,對于她智慧的開發(fā)我們認為是有積極作用的。
滬江專訪:剛才您提到小提琴難學,您覺得難度大能夠鍛煉孩子,那對于孩子自己的選擇、她自己的玩樂、她應該享受的快樂,您是怎么看的?
米爸:我們家小米一直是個很乖的孩子。她2歲多的時候我們就讓她練習小提琴,這曾令很多媒體和網(wǎng)友們紛紛譴責我們摧殘孩子,但實際上我們一直讓小米感覺小提琴不過是她的一個玩具,她從2歲多就以鑒賞為主,去聽、去感受音樂為主。到目前為止,她拉小提琴都不需要我們?nèi)ザ酱偎?,她會很自覺地去。只是我們會事先跟她約定好,必須把該做的事情做完才能看電視。小米也不是天天悶在家里背書、練琴,她媽媽每天都帶她出去玩,還是相當辛苦的。在小米平時的生活中,練琴、背誦、玩樂都是互相結(jié)合在一起的。
滬江專訪:很多媒體和網(wǎng)友們紛紛譴責您的培養(yǎng)方式是摧殘孩子,當時您有質(zhì)疑過自己的正確性嗎?您如何看待這種批評呢?
米爸:社會上有一個原則是“二八原則”,就是反對的聲音越多,越代表其正確性。小米從2歲多直到現(xiàn)在都是按照我的培養(yǎng)方式成長的,一開始也沒有太多效果,但是最近她在練琴、誦讀方面的進步都很顯著,所以我和小米媽媽都覺得我們之前的培養(yǎng)方式還是非常正確的。
滬江專訪:您有沒有想到過小米可能會有不良情緒或逆反心理出現(xiàn)呢?如果有出現(xiàn)這樣的狀況,您怎么應對呢?
米爸:我相信任何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有各種各樣的不良情緒、心理問題出現(xiàn)的。我的主要想法是讓小米多多學習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在學習過程中她出現(xiàn)些逆反心理很正常。我曾經(jīng)用過很多方式去引導小米背《弟子規(guī)》,但她還是不想背,我不得不擱置了這個計劃,過了一段時間后我再嘗試著去引導她,最終她愿意背了,現(xiàn)在還在背。其實我沒有擔心過小米不想學習,因為隨著她年齡增長,自然而然會對許多未知的知識產(chǎn)生興趣。我并不主張讓小孩子在年齡小的時候?qū)W習很多具體的知識,我主要希望從大的方面,比如品德、人格等等這些方面培養(yǎng)好她。我沒有教小米過早地認字,但是隨著年齡增長,她自己就對不認識的字很好奇,她很奇怪爸爸為什么認識那么多字,我就告訴她背完這些書,你也就都認識了,我從來沒有刻意去教她什么,是她自己隨著長大對很多未知的事情產(chǎn)生學習興趣的。如果小米一開始不肯接受我們讓她學習的東西,我們就擱置著,等她有興趣了再讓她學。她背書,我們是指著每一個字讓她背的,但她其實并不認識字,只是靠背誦。我們想順應孩子的天性,孩子年幼的時候背誦能力通常都比較強,到什么年齡該學什么就學什么,到讀小學入學后學校自然而然會教她認字的。
滬江專訪:那么您對小米之后的教育有些什么樣的規(guī)劃呢?
米爸:就是順應孩子的自然成長吧,我覺得小年齡階段培養(yǎng)孩子的孝道、善良等美好的品質(zhì)最重要,因為隨著年齡增長,知識是會逐漸積累的。
滬江專訪:王安石作品中的“仲永”是一個神童“早夭”的典例,過早的承受各方關注,您擔心小米會成為“仲永”嗎?
米爸:她一定不會的,因為我們對她的培養(yǎng)決定了在她的成長中不缺少歡樂。我們帶她出去玩,創(chuàng)造各種各樣的平臺給她,作為家長,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事情,孩子的未來是由她自己決定的。我們相信她的人格、人品足夠好的話,不會是一個不優(yōu)秀的人。包括學琴,我們沒有要求她成為音樂家,而是希望她通過學琴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滬江專訪:您怎么看待其他網(wǎng)絡教育紅人,如“狼爸”滬江專訪“虎媽”、“鷹爸”的教育方式?
米爸:這些爸媽在社會上大多數(shù)的人看來是不正常的,而我作為一個不太正常的人,卻認為他們是優(yōu)秀父母的代表,因為他們的教育觀念都是有理可依的。首先,對于每位家長而言,孩子是自己生養(yǎng)的,自己所采用的一定是適合孩子的方法。其次,任何一個領域里優(yōu)秀的人,很多人往往都覺得他們怪異。隨著之后不斷加深對他們的了解,更加印證了我之前的想法,包括“鷹爸”,我和他都在南京,也有過接觸,他讓兒子多多在雪地里跑步,是因為多多出生時身體狀況就不太好,正是嚴格的訓練才讓孩子的體質(zhì)有了提升,這個結(jié)果是好的。
滬江專訪:那么您會借鑒這些父母們的培養(yǎng)方式嗎?
米爸:大的方面會借鑒,但是實際中具體的方法一定是不同的,因為孩子的性格、條件各方面有差異。剛才說了,我私下和“鷹爸”接觸很多,在教子方面我們有相同的觀點,也有相悖的觀點。他家多多就學的很早,但我家小米就什么都沒有學。因為我覺得現(xiàn)在很多小孩存在的問題是學習的知識多而雜,這就導致沒有什么是學的精的。在我看來,萬事萬物的根本道理是相通的,有一樣學的很精的話,按照掌握它的方法再去掌握其他的,也一定會事半功倍。所以我不建議孩子年幼的時候?qū)W習太多具體知識,而是把握準她自己的興趣所在,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同時有意識的加強她品德、人格方面的培養(yǎng),這樣我覺得她之后自然就會發(fā)展得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