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筆譯二級備考經(jīng)驗
每一年都有無數(shù)的人拿到筆譯的證書,每一年也都有無數(shù)的新面孔參加筆譯考試,這個時候一些好的備考經(jīng)驗是很重要的。今天我們?yōu)榇蠹艺砹擞⒄Z筆譯二級備考經(jīng)驗,一起來看一下吧。
英語筆譯二級備考經(jīng)驗篇一
本人非英語專業(yè),今年第一次參加CATTI考試(點擊查看考試經(jīng)驗),二筆綜合73,實務62,成績不算高,但也不強求了。成績公布期間在外出差,還是熱心人幫忙查分之后告知我的。說起這個,我得感激一位同事的刺激。原本一直沒在意catti筆譯考試,認為工作水平可以就夠了。但她的一句:“你沒有國內(nèi)的翻譯證書,說自己英語水平再高,也證明不了啊?!弊屛乙粴庵聢竺麉⒓恿丝荚嚒=裉炜吹骄W(wǎng)上公布的成績,回想自己是如何踏上翻譯之路的,小小的感慨了一番,寫這篇文章既是與人分享,也算是對自己的一點記錄。
小學五年級開始學英語,從來沒有參加過校外的輔導班。我們初中英文使用的是沿海版(也是試用版)教材,特點是十分偏重對話,語法方面幾乎完全忽略,從小學到高中結(jié)束,甚至從來沒有在課堂上正式學過音標;高中開始使用人教版的教材,風格跟沿海版完全相反,內(nèi)容以語法為主。我中學英語成績一直很好,主要歸功于初二課外英語興趣小組的老師,在課余時間教了我們很多課堂上沒接觸到的語法知識,而這些知識幾乎就是我們后來高中時需要學的,這也為高中時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且由于是興趣小組,沒有考試的壓力,學起來抱著一種玩的心態(tài),自然比較得心應手。
高考時第一志愿報的是英語專業(yè),卻誤打誤撞的被安排到了更熱門的國際經(jīng)貿(mào)專業(yè),心中小小的失落,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大學頭兩年就跟大部分非英語專業(yè)的一樣,僅僅學習一般的大學英語。由于英語公共課老師的水平實在太差(雖然我就讀的是重點名牌大學,但公共英語老師的水平實在不敢恭維),居然能讓一直熱愛英語的我對上英語課產(chǎn)生了厭惡之情,英語學習基本上停滯了兩年。直到大三開始學習商務英語,換了老師,我才重拾興趣,成績也很好。但由于環(huán)境的局限,一直以來都沒有練習口語的機會,學習的基本都是啞巴英語。因此大四時考雅思各科都考了7、8分以上,唯獨口語僅得6分,總分差一點點沒到7.5分。
本科一畢業(yè)就到英國學習管理學碩士專業(yè)。一出去就明顯感覺到口語上的差距。按理說,我的英語基礎還是很扎實的,但一張嘴就感覺到溝通上的障礙。畢竟日常生活中,英國人經(jīng)常使用很多俚語俗語,這些完完全全是我們在課本上學不到的,加上以前網(wǎng)絡資源還不像現(xiàn)在這么豐富,美劇還沒現(xiàn)在這么普及,運用網(wǎng)絡資源學習英語的程度還不夠高,除了逼自己用心多去學,多看外文原著,沒有別的辦法。但對口語的提高最關(guān)鍵的,還是第一個假期時,到街上找招聘廣告,在英語口語還不夠純熟的情況下,硬著頭皮厚著臉皮沖進本國人開的餐廳,跟他們說“我要跟你們經(jīng)理談談”。很幸運的,跟經(jīng)理面談了十分鐘之后,他讓我第二天來上班當餐廳的收銀員,著實讓我好生意外。剛開始上班的幾天,由于語言原因,遇到不少困難,畢竟每天接待很多不同背景口音夾雜的顧客,加上餐廳流水線式作業(yè),壓力很大。連續(xù)經(jīng)過幾天之后,情況就開始好轉(zhuǎn)了。從最初的收銀員到后來的辦公室工作,我在國外換了不下6,7份工作。很多人都覺得,在國外生活過,肯定外語水平都高。但其實還是要看個人。我不贊成“崇洋媚外”,但如果整天泡在華人堆里,不適合安排與不同國籍的人相處的時間,自己平時不注意提高,很多在國外生活多年的華人,完全可以一句英文不說,照樣國外生活得好好的。在國外期間,自己有注意提高英語水平,但也一直沒想過要把翻譯當做一個職業(yè)來發(fā)展。
在國外待了2.5年,回到國內(nèi),機緣巧合找到了一份在對外部門當翻譯的工作。這時候,我才真正開始研究學習翻譯。不了解的人,都以為只要英語說得好,就能當好翻譯。事實并非如此??谡Z說得很流利的,當當日常的非會議翻譯還湊合,畢竟日常對話都是語言加上大部分身體語言的輔助,對語法要求很低,能把意思說出個大概并不難。但中文基礎不好,對語言、文化、專業(yè)知識理解得不到位等等,都會影響翻譯的水平和專業(yè)度,最明顯的就是,經(jīng)常老外說的笑話,我們根本聽不懂,只能一旁陪著傻笑。此外,口譯和筆譯是兩回事。我曾幫一個朋友介紹的,號稱可以在上海當同傳的同行校對筆譯稿,簡直沒把我逼瘋。譯稿極度口語化,格式亂七八糟,中英文夾雜,用詞不專業(yè),語法錯誤,幫他校對的功夫,我完全可以自己重新翻譯一遍了。。。。。扯遠了。。。。
正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剛剛從國外回來時,認為自己口語好,膽子比牛還大,經(jīng)常被人安排去當一些有點規(guī)模的專業(yè)會議的現(xiàn)場翻譯,或者一些重要場合的翻譯,臉皮也練出來了。慢慢地,接觸到越來越多的專業(yè)知識,意識到自己的差距,開始研究翻譯,注重平時的積累和訓練,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多看外國的報紙和聽新聞簡報。至今我還從來沒接受過翻譯方面的專業(yè)訓練,但一次講座上一位同傳老師的一席話讓我記憶猶新。筆譯是口譯的基礎,口譯員也不能忽視筆頭的鍛煉,當筆譯到一定的量就會產(chǎn)生質(zhì)的飛躍,口譯自然信心滿滿,隨手掂來。
到了真正報了名考試之后,各類考試的書籍也借得很齊全了,原本還真的打算借機系統(tǒng)的學習一下,但由于工作的關(guān)系,經(jīng)常要出差加班,根本沒時間看,到考試前只碰過一本書,而且第一章都沒看完。綜合我就做了兩套題熟悉題型,沒有復習,靠得完全是以前準備雅思時的海量閱讀,高中時的語法基礎和準備大學四六級時背單詞打下的基礎。對于閱讀題,無論雅思還是二筆,我的策略必然都是閱讀全文,這樣才能整體把握文章,做起題來心里有底氣,因此飛快的閱讀速度對于做綜合題是非常關(guān)鍵的(當然這樣的方法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并非適合每個人)。實務我就兩星期之前開始看歷年真題,練習寫字的速度。當然,我平時的工作,時不時也需要筆譯和口譯比較專業(yè)的資料,這也相當于是練習。
考試前一天,一位資深翻譯家來短信提醒:考試畢竟不同于平時的翻譯,別耍太多花招,考試求穩(wěn)不過分追求優(yōu)美,有時寧愿直譯也不要盲目追求高分。坦白說,有時候你真的使用到非常地道的用法,改卷老師每天改那么多卷子,精力有限,還不一定能充分理解你很“沾沾自喜”的譯法,自然很容易丟分,那還不如穩(wěn)妥一點。另外,筆譯過于口語化,語法錯誤也是很多有過國外生活經(jīng)歷的朋友經(jīng)常犯的錯誤。網(wǎng)上很多朋友提到評分標準的問題。確實,既然有人的參與,主觀因素自然不可避免,我們無法改變改卷老師的主觀意識,只能踏實的提高自己的水平。準備考試的時候,我們的目標就不僅僅是60分,而是70甚至80多分,預留了由于不可預測因素而被扣掉的10多分的空間。至于詞典,似乎心理作用大過于實際作用,真正考試時用得很少。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沒有對錯和好壞之分。自己很小的時候總是覺得人靠小聰明可以考到高分,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后來漸漸明白,成功需要天份,但努力也是必不可少的。與單純英語專業(yè)畢業(yè)的同行相比,扎實的英語基礎和平時的積累,使得我在經(jīng)管類的背景知識變成一種優(yōu)勢。翻譯水平的提高和保持,除了悟性之外,還需要終身的學習、積累和實踐,沒有捷徑。
以上是我大致的翻譯歷程,走得似乎不大常規(guī),但還是希望能對大家有點參考意義。二級筆譯僅僅是一個開始,未來的路還很長,一步一個腳印,不過分強求,大家互勉吧!
英語筆譯二級備考經(jīng)驗篇二
關(guān)于二級翻譯考試準備的問題,很多朋友問到,我在這里一并作答,希望能夠?qū)Υ蠹矣兴鶐椭?/p>
首先要有一本好的《漢英詞典》,推薦外研社最新的那本大字典,我當年買的時候好像是99元,這筆投資還是值得的,最好有一本好的《英漢詞典》,外研社或者朗文的都不錯,而且平時要習慣用。雖然有金山詞霸和網(wǎng)絡,但是考試的時候是用字典的。
我自己主要準備的是筆譯,因為口譯我做得多,不是很擔心。關(guān)鍵是我做的翻譯時政部分比較少,所以主要加強了時政方面。我當時有一份Beijing Weekly,里面有當年的政府白皮書。我看中文部分,然后翻譯成英文,然后和標準譯文對比。關(guān)鍵要看的,一個是官方的一些固定說法,特別是一些比較虛的動詞,例如“規(guī)范”“統(tǒng)籌”“凝聚”“反映”“體現(xiàn)” 等。筆譯的時候可以查字典,可是口譯的時候一定要很快反應這些虛的動詞背后到底是什么意思。然后就是熟悉中國各大部委、各級政府官員的名稱,例如國家主席、、部長、國務院、人大、政協(xié)等等。
如果筆記不好,應該準備口譯筆記。這主要靠自己練習積累。250字的summary應該
1、不能出現(xiàn)語法錯誤和拼寫錯誤
2、明確體現(xiàn)題目中邏輯順序,比如:說了幾個論點,幾個論點各自主要的論據(jù)是什么,最后的結(jié)論是什么
3、語句要通順
4、盡量用原文中的重點詞語,例如“integrity”等等
至于具體的口譯實務,可以聽國家新聞發(fā)布會的現(xiàn)場翻譯,能做到那個水平基本上能過關(guān)了。大家千萬不要以為新聞發(fā)布會的翻譯很好。除了和主席的新聞發(fā)布會,大部分其他發(fā)布會翻譯的水平都很一般,因為很多部委原本好的翻譯都出來和我們一起做自由職業(yè)了。不過只要有機會,我還是會聽新聞發(fā)布會的翻譯,特別是最近地震,發(fā)布會特別多。翻譯是學無止境的,聽別人翻譯的時候,總能聽到某個地方覺得別人比自己翻譯得好,只有這樣才能夠進步。
關(guān)于翻譯培訓班,我沒有參加過,不好評論。但是我和搭檔們的一致意見是,翻譯絕對是實踐性課程而不是理論性課程,靠的不是培訓,更多的是生活工作的逐步磨礪和鍛煉。
同時我要警告那些對二級考試寄予太大希望的人。即便北外高翻班的很多畢業(yè)生也都不做同傳。一部分原因是各人的職業(yè)志向,一部分也和個人的能力有關(guān)。同傳需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要知道,翻譯永遠是被人挑錯的行業(yè),被人挑了錯,沒有借口沒有理由,錯了就是錯了,雖然你可以反駁說,那么短的時間我怎么知道某個人名前面的那個字不識他的姓名,而是某個非洲國家對酋長的稱呼,而且開會之前你們也沒有給我資料準備?這樣的爭論毫無意義,所以我們從來不爭論,對于同傳來說,客戶每天付給你極高的價錢,有理由要求十全十美的翻譯。
同時,千萬不要以為有了某個翻譯證書、上了某個同傳班、參加了某個同傳培訓就有客戶找上門了。同傳都是在行業(yè)中浸淫多年,靠口碑獲得穩(wěn)定客戶之后,才轉(zhuǎn)為自由職業(yè)的。雖然同傳的收入的確很高,但是能夠爬到這個金字塔上的人,是兼具了毅力、天賦、知識、能力還有機遇的人。我不同意很多畢業(yè)生一畢業(yè)就把同傳作為自己的職業(yè)方向,不找工作,只是一心一意地去考試,這樣做得不償失。最好的辦法是找一份與翻譯有關(guān)的工作,實踐2-3年以后,確定自己適合翻譯并且有這方面的天賦之后,再通過進修向這個方面發(fā)展。不然面對昂貴的培訓費用,我覺得金錢和時間上都會得不償失。二級考試只是錦上添花的事情,絕對不是敲門磚,大家要抱有現(xiàn)實的態(tài)度。
現(xiàn)在媒體把同傳渲染得神乎其神。同傳的確是收入很高,但是其中的辛苦是絕大部分人都體會不到的,職業(yè)的枯燥,長時間的奔波和出差,永遠是新話題的會議,永遠操著各種口音的人和挑剔的客戶……這也使得很多同傳在做一段時間翻譯以后開始轉(zhuǎn)行的原因。
以上就是為大家整理的英語筆譯二級備考經(jīng)驗,希望能夠?qū)Υ蠹矣兴鶐椭?。二級筆譯備考是需要根據(jù)自身的情況來進行提升的,結(jié)合好的備考計劃,這樣提升起來才會比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