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TI二口經驗談 想說愛你也容易
七月底剛查了成績,二級口譯過了,感覺付出還是有了一定的收獲?;叵霚蕚涠壍恼麄€過程,感受頗多,受到網上N多經驗貼的啟示,萌發(fā)了寫下來的沖動,給考二口的后來人分享一下。廢話少說,回到正題。
先說一下我自己的情況,好作為一個參照。我現(xiàn)在英語專業(yè)大三,專四86分,去年11月拿到三口。大概英語專業(yè)的同學可以估摸一下自己所在的水平(這個只是一個因素,真正能否考過并不會由這個決定)。
先說三口實務。準備三級的時候還是剛考完專四,分數(shù)自我感覺不錯,自信心正是爆棚的時候,就趁著勢頭報了三口,正式準備是從暑假開始的,首先是規(guī)規(guī)矩矩地把教材完整的看了一遍,是那種一句一句的看,對的,是有點在看筆譯的感覺,所以當時也是很迷茫的,不知道自己到底有什么提高,事實是口譯也需要很強大的基礎的,看教材就是在擴充詞匯和培養(yǎng)語感。暑假回校后,大概就已經把教材看了兩遍,雖然當時心里還是沒底,但是詞匯絕對是增了。所以建議三口的童鞋們,不要小看教材,如果你實在不是背詞匯書的人才,那就看教材吧?;匦:箝_始口譯練習,說到這個,是有點痛苦,因為我之前在別人經驗里介紹要把自己的翻譯錄下來,一遍一遍地聽,找和答案的差距。我承認,我試過了,實在枯燥,堅持不下來。后來實在沒辦法,就找了學校同考三口的同學搭檔,一起練習。這種方式相對比較有趣,不那么單調,練了大概有一個半月,每天三四個小時,提高還是挺大的,畢竟自己的毛病自己很難聽出來,而對別人的就要敏感的多。所以實務大概就這樣的。
再說說綜合能力,這個很重要,據(jù)說N多人都是栽在了綜合能力上,不管怎樣,最后還是過了,就講講吧。還是教材,但是感覺這個教材太容易太麻痹人了,到考場才發(fā)現(xiàn),教材和考試那個速度相比就像是普快遇上了動車。所以教材只能作為入門,配套的那本練習冊貌似還稍微好點,但是也不是特別的對口。所以我就聽Step by Step,四本書,完整的聽了一遍。當然,平時那個BBC啦,VOA啦,是要多聽的,培養(yǎng)耳感嘛。三口綜合的成績有些慚愧,就沒有太多的要說了。
接下來說二口,還是先說實務。正式準備是寒假開始,我發(fā)現(xiàn)基本都是假期。同樣的,看教材,兩遍。二級的教材就沒那么容易了,一度想放棄,因為生單詞太多,進度很慢,很沒有成就感。后來想了一個辦法,就是每次只看一個版塊,從第一單元看到十六單元,再看第二個版塊,這樣很快教材就有種已經看完的感覺,不得不承認,是有點自欺自娛的感覺。好歹在寒假開學不久后就把教材看了兩遍,接下來練習就沒考三級時那么幸運了,因為找不到伴兒。自習室又不能說話,只好坐在食堂里拿著教材讀,讀完之后聽教材配套的錄音,然后自己在一點一點地掐著翻譯,是很痛苦很糾結,關鍵是孤獨啊。。孤獨了就不好堅持啊。所以曾經迷失了大概有十幾天,全然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后來想到那忙碌的整個寒假,那600多塊大洋啊,不能這么打水漂了,就又重整旗鼓,接著自我對話啦。
二口綜合能力,因為三口時受到了打擊,所以在準備二口的時候就對自己要求更高了。聽別人介紹高級英語聽力3很好,就買了一本開始做。剛開始確實很難,但是凡事扛不住磨啊,一遍,兩遍,N遍之后,也就很熟練了。做完這本書后臨考前幾天集中做了二口綜合能力的教材和真題,感覺不在話下。
關于筆記,那是肯定要練的,沒事兒自己寫寫畫畫,找找感覺,不要被別人那些總結出來的符號絆住手腳,那畢竟是別人的,自己不一定用的來。自己磨合出來的才是最好的。再者關于真題,實務的真題著實不錯,要多琢磨把握考試難度,但是綜合能力是有點簡單,可以在那個基礎上稍加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