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德波頓-《哲學的慰藉》10
盡管古往今來被稱作哲學家的思想者千差萬別,還是有可能在相隔幾世紀之間找到一小群情貌略微相似的人,其共同點就是忠于“哲學”一詞希臘文的原義——“愛智慧”。他們的共同愛好,在于就人生痛苦的根源向我們說一些寬慰而切合實際的話;他們的共同精神就是不向世俗低頭,堅持獨立思考。德波頓以其特有的英國式的筆調(diào)引領我們進行了一次輕松的哲學之旅,典雅風趣,幫助我們走近蘇格拉底、伊壁鳩魯、蒙田、尼采、叔本華等大師的精神世界,使我們發(fā)現(xiàn),人生的悲苦、困頓和欲望引起的煩惱在他們的智慧中都可以找到慰藉。
作者簡介:阿蘭·德波頓(Alain de Botton),英倫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畢業(yè)于劍橋大學,現(xiàn)住倫敦。著有小說《愛情筆記》(1993)、《愛上浪漫》(1994)、《親吻與述說》(1995)及散文作品《擁抱逝水年華》(1997)、《哲學的慰藉》(2000)、《旅行的藝術(shù)》(2002)、《身份的焦慮》(2004)、《幸福的建筑》(2007)、《工作頌歌》(2009)、《機場一周:希思羅日記》(2009)。他的作品已被譯成二十幾種文字。
(以上引自上海譯文出版《哲學的慰藉》中英對照本介紹)
第三章 對受挫折的慰藉 Consolation for Frustration
1. " What progress, you ask, have I made? I have begun to be a friend to myself."
”你問我有哪些進步?我開始成為我自己的朋友。“
Rabpag 筆記:
- 一生之中,知己能有幾何?有些如飄零,有些如浮云,只剩那么一兩個至真、至交的朋友才能稱得上是莫逆之交。愛自己,才能愛別人,簡單一句,還在掙扎為什么別人都討厭你、不相信你、不懂你的人,你做到了嗎?——成為自己的朋友。
?
2. All outdoors may be bedlam, provided that there is no disturbance within.
但求室內(nèi)安然無擾,任憑室外瘋狂世界。
Rabpag 筆記:
bedlam:n. 混亂, 騷亂, 瘋?cè)嗽?br>
disturbance:n.擾亂,打擾;騷亂;心神不安,煩惱
?
3....Which is why, for Seneca, wisdom lies in correctly discerning where we are free to mould reality according to our wishes and where we must accept the unalterable tranquillity.
所以,塞內(nèi)加的智慧就在于正確地區(qū)分何處能夠憑己意重塑現(xiàn)狀,何處是不可改變的現(xiàn)實,必須泰然接受。
Rabpag 筆記:
discern :vt.推測;懷疑 n.嫌疑犯 a.可疑的
mould:n. 模子, 模制品, 松軟沃土, 霉 vt. 形成, 澆鑄, 用泥土覆蓋 vi. 發(fā)霉
unalterable:adj. 不能改變的, 不變的, 固定不移的
tranquillity:n. 平靜, 安靜。見tranqu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