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江網校3周年慶公開課之英語學習的“迷思”漫議回顧
為慶祝滬江網校三周年慶典,5月11日上外名師沈騎老師做客滬江網,反思新世紀以來中國人學習英語的時代困惑與焦慮,教你如何撥開英語學習的迷霧,學得明白,帶你走出英語學習的“誤區(qū)”!
目前該公開課已圓滿結束,不管是錯過的同學還是想再復習的同學,都可以來看一下這期活動的回顧視頻哦!
本次公開課活動對照文本:
英語學習的五個“迷思”(why, what, how, when and where)
一、Why 一個霧里看花的“迷局”
是為了never let my parents/teacher/country/myself down?
是為了實現個人偉大的理想(復制成功?我的奮斗?美國夢?)
要回答一些看似簡單實際的問題,需要歷史的理性和現實的考慮
(對“英語熱”的冷思考)
中國歷史上的三次English Mania (英語熱)
?從“文化融合”到“尊夏攘夷”的衰變
?從“政治工具”到“中體西用”的演變(高潮一)
19世紀中葉,外語課程的率先設立,開啟了近代中國洋務自強運動的序幕。當時的京師同文館英語課程設置的初衷是通過學習“西文”,從而為掌握“西藝”(如算學、格物、機器、航海等)服務的目的。這種課程知識觀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洋務運動所需的各類通曉西方科技的人才。當時的同文館把英語當作一種代表“他者”的工具型知識。
1903年,清政府頒布了《奏定高等學堂章程》和《奏定大學堂章程》,這兩個章程對于推廣英語教學有相當大的作用,明確規(guī)定了英語在高等學堂和大學堂的地位和作用,在北洋大學以及南洋公學等早期學府,英語成為必修的主課,有不少專業(yè)課也用英文授課。后來改名為交通大學的南洋公學始終特別重視外語教學,認為:“外語是向西方學習的工具,本校十分重視外語教學,要學習西方深邃一點的科學,如不嫻熟掌握外國語言文字是學不到的”。
經過辛亥革命以及“五?四運動”洗禮之后,中國民智初開,紛紛效法西方文明,學習西方先進文化和思想,外語教育開始普及,開社會文明之先風。在大文科辦學理念之下,這一時期大學的英語課程主要是以文學作為知識對象,這是由于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中國學人正是通過文學構建了附屬于西方話語體系下的中國民族意識,魯迅等“五四時期”的文化大家,正是通過“文學”喚醒了民族意識。
特別值得一提的就是在西南聯大時期,一批學貫中西的文人學者不斷涌現,燦若星河,而以英語課程為主的外語教育作為一劑“清醒劑”,突破了傳統(tǒng)的“華夷”觀,激發(fā)了民族覺醒、反思、反省、批判、自立和自強意識的養(yǎng)成和發(fā)展,形成了“煉石補天”的民族文化心態(tài)。
?從“煉石補天”(高潮二)到“和而不同”(高潮三)轉變
Purposes 價值觀問題
(英語學習的多重價值:
語言的Q值(國際通用語的價值):德?斯旺:《世界上的語言》,花城出版社。?
語言資本(文化資本)
交換價值&使用價值;
工具價值&內在價值
林語堂的聲音:
上識之士,以現代文化為全世界共享共有之文化,本國文化亦熔鑄為世界文化之一部,故能以己之長,補人之短。
中識之士,眼光所及僅限本國,不足以言補救世界文化,但亦可采人之長,補己之短。
下識之士,僅知有我,不知他人,人家大好科學排在目前,尚不知襲來而為己用,若不肖子孫,不知發(fā)揚光大祖業(yè),惟日數家珍以示人。
英語學習規(guī)劃(不同階段的英語學習)
量體裁衣。
Language Learning should be a lifelong practice and a lifestyle.
English as the Rosetta Stone of Science ?
二、What 我們要學什么樣的英語
1、Variety問題
Experiences and setbacks 體驗與挫折(中國人學英語的“尷尬”)
2、語言技能與人文素質之爭?
3、英語能力之困:什么是英語能力?
美國語言學家Hymes(1972)提出的語言交際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概念由四個部分組成:語法知識、心理語言知識、社會文化知識和實際運用的知識。
不應被忽視的英語能力:
被工具化的聽說能力
被極度忽視的語法能力
被妖魔化的口語口譯(高級口譯名不副實?。?br>
被割裂的語言與文學(外文學院的名字)
4、應用能力與測試能力之爭?
三、how 怎么學英語
ce
ere
? Standards 學習的標準
以滿足需求作為衡量標準!
?Skills needed 語言的技能
?Methodology 學習方法
四、when (early start? The earlier, the better? One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語言學習的fossilation問題。
五、where, and with whom?
英語學習的必然趨勢:個性化、自主化、趣味化?
相關推薦:【網校三周年慶】解讀日語詞匯學習技巧>>
【滬江網校3周年慶系列活動】正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