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與文化:“唐卡”的美麗傳說
唐卡是藏地特有的宗教卷軸畫,描繪的多是藏傳佛教故事與藏族傳說,在世博會四川活動周上,唐卡繪畫大師洛松向秋在寶鋼大舞臺現(xiàn)場作畫,展示一幅幅精美絕倫的唐卡是如何誕生的。
名字如此動聽,簡直讓從未親眼目睹過的人也浮想聯(lián)翩。在英語中,“唐卡”是采用音譯:
A "Thangka," also known as "Tangka", "Thanka" or "Tanka" is a Tibetan silk painting with embroidery, usually depicting a Buddhist deity, famous scene, or mandala of some sort.
唐卡是一種西藏繪畫刺繡藝術(shù),通常表現(xiàn)的是佛祖的形象、宗教場景或者佛教中的曼荼羅標(biāo)志。
唐卡的鮮艷色澤(lustre)一般來說可以保持很長時間,但是唐卡質(zhì)地本身是很delicate的,所以保存的時候記得要隔絕水分(moisture)。
唐卡本身也是一幅卷軸式的畫作,所以也被稱為scroll-painting。中國畫也大多是卷軸的形式,因為這樣便于攜帶。
(本文由滬江原創(chuàng),僅供騰訊世博英語專題獨家轉(zhuǎn)載)
- 相關(guān)熱點:
- 背單詞軟件
- 大學(xué)英語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