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問一句:翻譯中最難的地方在哪?不是高深莫測的單詞,也不是一個結(jié)構(gòu)復雜的長難句剖析,而是那些我們見慣了的簡單表達,一說到翻譯,才突然發(fā)現(xiàn)這么淺顯的意思居然無法言表了ORZ……用實例說話吧:

滬友amoursissi提出了一個翻譯中遇到的難題:

By 2050, one of the two Indians would be living in an urban center, up from one in three now.

參考譯文是:到2050年,每兩個印度人中就有一人生活在城市里,而不像現(xiàn)在這樣每三人才有一人生活在城市里了。

“每兩個印度人中有一個”和“二分之一”有什么區(qū)別呢?這里可不可以不要糾結(jié)于原文中的one in two/one in three的表達法,而換用百分數(shù)來表達呢,就像這樣:

到2050年,印度將有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高于現(xiàn)在的三分之一。

(嗯,好像差不多啊,每兩個人中就有一個,那不就是二分之一的意思么,一樣啦一樣啦~是嗎?)

滬友貌似教授提出不同看法:

我認為有兩個原因,參考譯文比你的譯文要好:
* 句子重心不同,目標語句子中心在up from one in three now.
而你的譯文句子重心不夠突出。
* 你的譯文結(jié)構(gòu)看起來不好看,你試著讀讀看,“高于現(xiàn)在的三分之一”有意猶未盡,結(jié)束太突然的感覺。也就是說這個句子不夠中文化,不夠地道化。

對此amoursissi同學提出了新的譯法:
到2050年,印度的城市人口將從現(xiàn)有的三分之一增至總?cè)丝诘囊话搿?/span>

滬友languagerz對“up from one in three”的譯法提出了補充:
如果說“人口的三分之一”還比較通順,但“人口從三分之一到多少多少”貌似還少點啥,我加了一個“比例”:印度城市人口比例從目前的1/3增至2/1.

親愛的同學們,是不是覺得豁然開朗了許多?這里還是添詞譯法的妙用哦~那么,究竟“每兩個人中就有一個”和“二分之一”,在語句感情色彩上有沒有區(qū)別呢?若有,那就要同時考慮文本的語氣和語句的通順簡潔兩個方面的配合了。

滬友NicholaiLee認為:前一個說法感覺更生動一些,讓人能切實體會到這個比例,如果說一半,三分之一的,淡如水嘛,就像說世界哪里哪里發(fā)生什么事故說死了一百多人,你聽到這個一百多也許不感覺有多少,但是如果說,那就是整個公司員工的總數(shù),你就會感覺,哇,人好多啊~

沒錯,從感情色彩上來說,確實百分數(shù)給人的印象不夠深刻,那么,在精確程度上呢?

滬友titanichj指出:我認為譯文好在精準地表達出one of the two Indians和one in three的深層含義,若譯為“印度將有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就未能傳達出“達”的準則!印度將有一半的人口這不一定就是 Indians 也可能是 foreigners!

其次,譯作后半句稍顯啰嗦,漢語中地道的表達會和 one in three now進行省略:到2050年,每兩個印度人中就有一人生活在城市里,而不是現(xiàn)在這樣,每三人中才有一人。

總結(jié):綜合上面各位滬友的建議,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即“每兩人中有一人”與“二分之一”在表達意義上是相同的,但是在語體、感情等細微方面,適用的語境不同,而且也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加以區(qū)分,諸如上面這句,就會有native Indians和foreigners這種可能會出現(xiàn)的差別,這在譯文中也需要準確區(qū)分開來。如果不考慮這些的話,單從語句的精煉和通順來看,“印度城市人口比例從目前的1/3增至2/1”已經(jīng)是相當不錯的表達,原文中的up from one in three這個部分,在翻譯時調(diào)整了語序,避免了譯成中文后可能出現(xiàn)的“尾部過重”的句子形式。

怎么樣?這樣細微的地方,翻譯起來也是不能掉以輕心的呢。你還有什么好的建議和想法嗎?點擊進入原小組討論帖>>>提出你的問題,讓大家一起來解決吧!

(本文的翻譯實例由滬友amoursissi提供,答案和討論均來自滬江部落的各位學習滬友,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和作者——點此五秒注冊滬江部落,開啟你的快樂學習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