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有人提到“善解人意”這個說法,英大首先想到的會是安妮·海瑟薇在2001年演的電影《公主日記》。

?

?

她演的草根公主 Mia 在宴會上一口吃掉了一整塊雪葩,整個腦袋都被凍歪了,他旁邊一起就餐的人看見之后,也都故意一口氣吃掉一整塊,然后表現(xiàn)出同樣痛苦的表情;以此避免讓 Mia 感到尷尬。

?

?

多么貼心啊,他們明知道 Mia 犯了個很愚蠢的錯誤,但他們沒有當場糾正她,而是首先去照顧她的感受。然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見到的常常是這個的反面,總有些人熱衷于當眾指出別人的各種小錯誤,不管是讀音、語法、口音,亦或是一些其他類似的東西。

?

?

這在網(wǎng)上尤其明顯,那些喜歡給人挑錯的鍵盤俠無處不在。如果你去看一個用戶留言完全公開的網(wǎng)站,比如網(wǎng)易新聞啊、貼吧啊什么的,幾乎不可能不看到這一類的留言。(王者榮耀的玩家應該也不感到陌生)有的是各種挑錯,有的是給你上升話題,有的干脆就直接發(fā)泄情緒。撇開那些單純發(fā)表情緒化留言的人不談,我們今天來專門講講那些喜歡給別人的語言挑刺的人。

?

?

英語中已經(jīng)有一個專門的詞組來形容這些人了:

hyper-vigilant grammar nerds
語法高敏型 社會警察式 書呆子

?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心理學家羅伯特·庫茲班(Robert Kurzban)說:這些人這么做,是因為他們急需體驗智力和文化程度上的優(yōu)越感(intellectual or cultural superiority)

?

他們企圖發(fā)出這樣一個信號:我能注意到你沒注意到的東西,所以你應該來承認我比你專業(yè)。而且這種行為通常是表演性的(performative),觀眾越多、言辭越激烈,成就感就越高。這種現(xiàn)象在英語世界里也很常見,經(jīng)常會有人留言科普 thatwhich 的用法區(qū)別。(雖然即使不改正大家也都知道那句話在講什么)

?

趣聞網(wǎng)站 BuzzFeed 的主編艾米·法薇拉(Emmy Favilla)就說:因為如此,所以語法小測驗一類的文章閱讀量特別高,大家都喜歡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懂得多?!都~約時報》去年甚至做了一個活動,叫“一起來校稿!”(Copy Edit This!),專門讓讀者來糾錯,也取得了很不錯的熱度。

?

是的,這種行為做起來的確挺爽的,可如果你是接收方,你感受到的就只有一個東西了:冒犯(offense)

?

誰都不喜歡犯錯誤,但有些人就覺得只有自己能看見錯誤。其實,編輯行業(yè)內(nèi)部已經(jīng)常常把這個當笑話看了,很多人看完一篇深度長文之后什么也沒看進去,而只會留言說自己注意到一個錯別字(typo),如果一個人看完一段內(nèi)容,能給出的最優(yōu)先的評語僅僅是一個錯別字,那這個大腦得有多干枯啊。Twitter上也經(jīng)常有人貼出一張《紐約時報》的截圖,非常自豪地指出里面哪哪打錯了,然后等著別人來回復“那你是不是很棒棒?”

?

嗯,真棒。

?

OK,我們來講講今天的詞?offense。這個詞的釋義是“冒犯”,指那些不禮貌、并且通常對他人感情造成傷害的行為。它的動詞形式是?offend,另外,offense?是美國的拼法,英國的拼法是?offence

?

那么,我們來造個句子吧~

Internet has made us exposed to more and more?offense.
互聯(lián)網(wǎng)讓我們暴露在了越來越多的冒犯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