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語真題之經驗

偶們的滬友李奇亮,混跡于滬江英語,VOA聽寫系統(tǒng)的組長、千言萬語小組組長……傳說中的李隊!在2010年的考研考試中,以考研英語77分的優(yōu)異成績考取了理想的學校。偶們來聽聽他如何使用考研英語真題的吧!

7月末至11月中旬

在某一天里我會用了2個多小時的時間完成了一份考研英語真題(除了作文之外)的題目,把答案寫在了自己的大本子上,并在第一時間對答案進行了批改。

在接下來的某一天里,我會集中對這份真題的每個板塊進行分析。我覺得,最好隔兩三天之后再去分析之前做的那份真題,因為隔得時間久一點,你就能跳出之 前做真題時候形成的理解思路,這樣尤其對分析自己的錯題有很大幫助。很多同學都喜歡做完一套題目后當場進行題目分析。這時,很多同學即使看了答案,都沒法 理解答案的思路為什么對,自己的答案為什么錯,尤其是閱讀理解部分的題目——因為在短期內,你的思維還停留在之前的閱讀理解思維中,所以沒法理解答案的思 維和邏輯。

先來說說閱讀理解——閱讀理解的關鍵就是文章的邏輯結構和題目選項的設置方法。

我先把文章重新讀一遍,在大本子上對文章進行翻譯并與真題答案上的文章翻譯進行對比,用紅筆來批改自己的翻譯。之后我就詳細地分析文章邏輯框架和結 構,找到段落間的關系和段內是如何組織內容的,并在大本子上寫出文章的結構(包括各段大意和段內的結構)。然后我會把真題的解析認真研讀,并用紅筆做各種 記號以便下一次查看時突出重點。對于閱讀干擾項設置方面的知識,我在大本子上留出了幾頁,用于隨時更新和添加。只要某一次在分析閱讀的題目時發(fā)現(xiàn)了新的設 置干擾項的方法,我就把這種方法及其特征更新到那幾頁上。一篇文章分析完成后,我會回過頭來把文章再讀一遍,加深自己對文章的理解。

再來看完形填空——完形填空的關鍵就是邏輯、語法和詞匯,并且邏輯通常是考察重點。

分析的時候,先通讀,再翻譯,對照真題翻譯進行批改,再對原文分層,看真題的分析并做記號,最后再通讀全文加深印象。

關于考研的新題型,雖然我們不確切到底每年考的題型是什么,但是不論是排序、填句子還是歸納段落大意,其方法都是有章可循的,大家可以在各類輔導書上看到。

對于翻譯,正如我之前所說的,我沒有進行專項的翻譯訓練,但是翻譯真題文章這個大的工程已經足以讓我的翻譯能力得到一定得提高和強化了。不過,大家還是要多看看真題的翻譯答案,通常它會給大家一些關于翻譯的方法和技巧的提示。

在此期間,大家千萬不要忘記在有空的時候多上網去查查別人都是如何使用真題的,別人的一些方法很有可能對你很有幫助——考研期間一定別忘記進行各方面 的信息收集。如果我的這篇文章很有幸被你看到的話,至少說明你是在意信息收集的!這樣很好,希望你能繼續(xù)保持積極的學習和收集有用的信息!

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

這段時間是個過渡期,一方面我們要對前幾個月研究和熟悉真題的成果進行一下梳理,另一方面,也要準備著為之后的實戰(zhàn)演練進行一個準備。所以,我再次取 出了之前做過的幾套真題,進行了二次訓練。這次訓練基本上接近了實戰(zhàn)演習,但沒有嚴格在下午2:00至5:00去完成它們。這次,我直接在真題上答題,做 完一套題及批改后,我會快速復習一下之前大本子上的筆記。

12月中旬至考前

這段時間做更多的題目其實沒什么用了,調整心態(tài)、短期掃描復習資料、刷新知識框架、進行實戰(zhàn)模擬是最重要的。沒有經歷過考研的人體會不到最后半個月里調整心態(tài)和鞏固知識框架的重要性,所以我在這里提示大家一下,切記保持良好心態(tài)和一個清晰的知識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