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尋夢環(huán)游記》里有一句特別感人的話:“死亡不是生命的重點(diǎn),遺忘才是。在愛的記憶消失前,請記住我?!?/p>

而這正是一位法國藝術(shù)家想要面對的問題,他就是克里斯蒂安·波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

他一直在思考怎樣去記錄一個人的存在、記錄愛的存在。

這也就是為什么他創(chuàng)建了這樣一座博物館——“心之檔案館”(The Archives of Hearts)

其實(shí),說它是一座“法國博物館”并不準(zhǔn)確。因?yàn)?,雖然它是由一個法國藝術(shù)家創(chuàng)建的,但它的所在地卻是日本的豐島(Teshima)。

這座博物館就像它所在的島一樣,與世隔絕。

一位日本網(wǎng)友是這樣形容它的:

It’s a place you can’t easily reach. It’s a quiet, beautiful island that is far from Tokyo and the other large cities of the world.
這是一個無法輕易到達(dá)的地方。這里美麗而寧靜,遠(yuǎn)離東京,遠(yuǎn)離這個星球上的任何一個大城市。

It’s a trip to listen to one’s heartbeat. The long journey and the time to think are the important things.
這是一場聆聽心跳的旅程,其中最重要的是旅途的長度和那些用來思考的時間。

It’s almost like a?pilgrimage.
這幾乎就是一次朝圣。

正如這位日本網(wǎng)友的話所說,這個博物館的重點(diǎn)就是心跳(heartbeat)。

從2008年開始,克里斯蒂安就在世界各地錄制人們的心跳聲;正如每個人的指紋是不一樣的,每個人的心跳也是不一樣的;這或許也就是為什么很多熱戀中的人喜歡聽對方的心跳吧。

現(xiàn)在,這個博物館里已經(jīng)收藏了12萬人的心跳,它們可能來自某個陌生人,也可能就來自你的親友,這些人可能依然活著,也可能是早已去世的人。

只要帶上博物館的耳機(jī),你就能仔細(xì)聆聽這每一個心跳;而且,電腦屏幕上會清楚地顯示這個人的名字、錄制日期、來自哪個國家、住在哪個城市……

而最特別的一點(diǎn)是,每個來到心之檔案館的人都可以選擇記錄自己的心跳、留下自己存在的證明,然后成為這座檔案館的一份子。

?

OK,來講講今天的詞?pilgrimage

這個詞是由?pilgrim?變來的,pilgrim?表示“朝圣者”;而?pilgrimage?則表示“朝圣”這個過程。

?

那么,我們來造個句子吧~

His old home has become a place of pilgrimage.
他的故居已經(jīng)成了一些人的朝圣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