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篇章結構

在第1、第2點中我們提到校對改錯項目的兩個測試點:語法和詞匯。同時我們也再三強調,這個項目盡管涉及以上兩點的評估,但它不是簡單、孤立地檢驗學生的語法詞匯知識。該項目仍著眼于語言的運用。也就是說,該項目旨在測試在具體語境或上下文中使用語法或詞匯的能力。在校對改錯這個特定的考試環(huán)境中,它所提供的具體語境或上下文是一篇200來字的短文。這篇短文由十來個在意義上相關聯(lián)的句子構成;而需要修改的語病都出現(xiàn)在這些在意義上是有機組合的句中。鑒于這個特點,學生就要從篇章結構這個角度去判斷句子的正誤。也就是說,學生要跳出單句的框架,從語段(表達一相關層次意思的句子組合)的角度來進行判斷。 

從語篇角度看,校對改錯項目內的錯誤可大致分為兩類:

(1)句內錯誤:一般對此類錯誤的判斷無須超越句子本身。如:

1996年試卷的第6題
water rising away from the depths of the earth during(刪去away)

1999年試卷的第4題
hour of hunting yields in average about 100 edible calories(把in 改成 on)

(2)句際錯誤:對此類錯誤的判斷要基于上下文之上,也就是牽涉到句與句之間的關系了。如:

1997年試卷的第5題
departure.This is what his body wants to do,therefore(把therefore 改成加but)

1999年試卷的第5題
as an hour of gathering produces 240.(把as改成while)

對第二類錯誤的判斷要求學生從篇章角度出發(fā),把文中的句子看作表達一完整意思的有機體。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找出錯誤所在。

在歷年的考試中,學生大都能判斷出第一類錯誤,而對第二類錯誤(句際錯誤)的判斷準確率就相對較低。歷年試卷中難易度系數(shù)偏低的題目也大都為此類錯誤。因此,學生平時要加強對篇章的理解能力的訓練,了解、熟悉篇章結構的特點:語段內句子之間的關系、語段之間的關系;它們的類別;各種不同關系的表示法,等等。只有在此基礎上,學生才能靈活正確地使用語言知識,做到準確答題。

加入八路軍學習小組>>

查看專八考試新大綱>>

繼續(xù)看校對改錯題的答題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