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歲的談方是華南師范大學(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教授。教書之外,他用上了幾乎全部的精力去做一件與“教授”無關的事情:創(chuàng)辦“中國好人網”,幫助生活陷入困境的好人、讓他們獲得好的回報。

三年來,談方自己出資十幾萬元成立“好人基金”,尋找為汶川地震捐款的“義丐(vagrant)”、幫助見義勇為后貧病交加的英雄、為車禍受傷的救災志愿者還清債務……談方堅信:好人受到尊重,就有越來越多的人做好事。

近日,談方的故事在網絡上流傳,很多網友感嘆,我們的身邊其實不缺少好人,從談方身上,看到了好人感化社會的力量。一些網友呼吁,愛心人士積極加入談方的行動中,感恩好人、幫助好人、成為好人。

感動匯成行動 感恩好人幫助好人

華南師范大學文科樓328室,這個10平方米左右的房間,是思想政治課教授談方的辦公室,也是“中國好人網”的“總部”所在地。在一字排開的三臺電腦旁,堆放著募捐活動的展板和宣傳單(leaflet),談方和他的五六名研究生,負責這個網站的編輯、公關、財務,組織各種救助活動。

“其實我最早的想法(first idea)是做一個資料庫(information bank),把好人好事放在一起?!闭劮秸f,這個出于教學需要的想法在醞釀兩三年后,被2008年汶川地震后涌現的好人好事所改變。

“我曾經和很多人一樣,感動過后繼續(xù)我的生活。但是,無數的感動累積起來,對我的觸動越來越大,最后,千萬次的感動變成了一次行動?!?008年抗震救災中的好人好事讓談方萌發(fā)了宣傳好人、感恩好人的想法?!安粌H僅要讓好人好事為人所知,還要讓大家知道,好人是受尊重的,好人是有好報的?!?/p>

2008年5月19日,在汶川大地震全國哀悼日這一天,談方注冊了“中國好人網”,在此基礎上,招募志愿者,成立“好人基金(fund)”,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好人。

多次為災區(qū)捐款、被稱為“義丐”的乞丐少年龔忠誠,成為“中國好人網”幫助的第一個人?!八檬肿呗菲蛴?,但乞討來的錢捐給了災區(qū),這種義舉讓人震撼。”談方說,我們想向他表達敬意(express my respect),也讓他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2008年12月底,談方帶著100多名大學生志愿者走上街頭尋找龔忠誠,為他送去募集到的幾百元捐款和一些衣物。幾天后,在一名企業(yè)家的幫助下,龔忠誠成為一家涼茶鋪的老板,實現了“想有自己的小生意”的夢想。

曾經穿著西裝背起龔忠誠的研究生陳熄亮說:“龔忠誠雖然是個乞丐,但我并不覺得他卑微,反而覺得他很高大。那一次活動感染了很多人,我自己也得到了一次精神的洗禮?!?/p>

做出“好人有好報”表率 創(chuàng)造社會陽光氛圍

“中國好人網”的“好人基金”,也許是一個最窮的基金。因為還沒有正式注冊,“好人基金”不能公開募捐(collection),只接受一些志愿者的善款。由于捐款不多,過去三年,談方自己給“好人基金”捐了十多萬元。

2009年4月,談方從媒體得知,曾經在車禍中救出12人的湖南農民劉桂華傷病纏身,每晚都要打五六次針、吃很多止痛藥才能入睡。因為傷痛難忍,劉桂華幾次自殺。這個消息讓談方大受震動,他的第一感覺就是要幫助劉桂華。

但是,當時“好人基金”沒有一分錢,談方唯有自己給劉桂華寄了一萬元,而最大的問題在于如何去救他?!熬人酗L險,但我們也得冒。”談方說,“劉桂華救人的時候,冒的是生命危險,而我們只是冒金錢、名譽的風險,跟他比起來,實在微不足道?!?/p>

幸運的是,2010年1月,談方和志愿者把劉桂華接到廣東后,在兩名熱心民間醫(yī)生的治療下,最困擾劉桂華的頭痛和胸痛癥狀有了很大緩解,一個多星期后,談方把劉桂華送上了回家的飛機?!澳且豢?,看著他的笑臉,我也很高興、很幸福?!闭劮秸f,“助人為樂(feel happy from helping others)”這句話很老、很“土”,但真的很實在。

如今,劉桂華已經基本恢復了正常的生活。曾經在絕望時認為“好人難做”的他說:“談方老師改變了我的生活,也改變了我的觀念,其實,好人還是有好報的?!?/p>

“好人有好報”,這是談方一直堅持的信念(faith),也是他所要努力傳遞給別人的觀念。而他認為,“好人有好報”必須做出來才有人相信。

在這種信念的支持下,三年來,談方和他的團隊走南闖北,為車禍受傷的救災志愿者黃慶武還清債務、救助貴州白血病代課教師趙鵬、資助廣東撫養(yǎng)20名棄兒的拾荒者張菲……在今年3月5日,“中國好人網”還成立了“攙扶老人風險基金”,為勇于攙扶老人卻被冤枉者提供幫助。

“攙扶老人風險基金”一度引起社會熱議,不管是聯(lián)系天津的許云鶴為他支付賠償費用,還是正在尋找南京的彭宇準備給他獎勵,談方和他的團隊都希望,把一個個負面例子變成“好人有好報”的正面典型,在社會上積蓄溫暖人心的陽光氛圍。

“我不知道能改變多少,但如果我堅持不懈地去做,至少可以呼喚更多人為改變而做出努力?!闭劮秸f。

好人好報,正在凝聚成一股力量

雖然資金并不寬裕,質疑也一直不斷(endless),但談方感到更多的卻是溫暖。一方面(on the one hand),“辦了網站才發(fā)現,身邊的好人實在太多了,幾乎每天,我們身邊都在上演著好人故事?!绷硪环矫妫╫n the other hand),很多人都在理解和支持著他。

近日,談方的故事在網絡上流傳(spread on the webside),很多網友被他的做法和堅持所感動,認為他是“一個正在喚醒中國好人的好人”。

網友“塵埃君G”說:“世上還是好人多,請關注中國好人網,支持談方,他是專門幫助好人的好人?!?/p>

網友“麓秋狐”說:“向談方致敬!希望世間多些溫暖,少些冷漠(indifference)。你我不是旁觀者,也不可能是,因為我們沒有選擇,我們就生活在這里。今天是他人,明天或許就是你或我呢?”

而更多的網友在感動之余也呼吁,愛心人士積極加入“中國好人網”的行動中,感恩好人、幫助好人、成為好人。

網友“梅花鹿小晴”說:“讓我們大家一起從身邊點點滴滴做起,我們都需要愛!讓我們慢慢溫暖冰冷的心。希望我們能更好地團結起來,互相幫助,選擇相信!”

網友“良少”說:“個人的力量雖然微不足道,但如果每個人都有一顆這樣的心,社會的腳步就會向前邁進?!?/p>

“一些人長期形成一種偏見(bias)、誤會,認為‘好人難做’,當我們用行動去影響他們后,很多的觀念是會慢慢轉變的?!痹絹碓蕉嗳说闹С?,似乎印證了談方的這個觀點。“中國好人網”成立時,志愿者只有談方的十幾個學生,如今,全國各地已有2000多個志愿者加入,參與者上至年近80歲的老人,下到不到10歲的兒童。

談方說,隨著“中國好人網”的規(guī)模擴大,當務之急是要建立一個可以公募的基金和一個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民間公益社會團體。同時,還要制作一個信息跟蹤平臺,對每一筆捐款的動向進行全程跟蹤記錄,并實時向公眾公布,接受監(jiān)督?!爸挥幸?guī)范發(fā)展,我們才能走得更遠,才能讓‘好人文化’影響更多人。”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在等待,好的環(huán)境永遠不會到來。”談方說,僅依靠“中國好人網”的團隊遠遠不夠,希望政府部門以及更多的志愿者和組織一起營造一個弘揚好人好事的氛圍(atmosphere),讓更多人在遇到有困難的人時,大家能從“要不要幫助他”變成“如何幫助他(how to help h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