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視的魔障

  站在同樣的跑道前,別的孩子是速度賽,讀寫障礙兒童卻是跨欄賽——很多時候,這些障礙甚至不被旁人認知

  7歲的男孩文文,面向鏡頭,講述他最大的心愿:“如果我有原子彈,就把學校給炸了。”他的神情沒有變化,就像說“如果我有五毛錢就要去買口香糖”一樣自然。

  文文討厭學校,討厭學習。他讀課文,一個字念完了,可能要看上兩秒鐘才蹦出下一個詞。他寫字,總是寫不進田字格里,一筆一劃戳在紙上,“就像刨地似的”,他的老師說。

  文文是一名讀寫障礙兒童,也是老師們眼中的“差孩子”。

  在中國,像文文這樣的孩子還有很多。站在同樣的跑道前,別的孩子是速度賽,他們卻是跨欄賽——很多時候,這些障礙甚至不被周圍認知。

  根據(jù)國際讀寫障礙協(xié)會(International Dyslexia Association)的界定,讀寫障礙是一種學習障礙,特征是不能正確發(fā)出或接收口頭或書面的語文信息。讀寫障礙兒童在拼寫、組詞、閱讀、書寫等方面都會遇到困難。讀寫障礙是特殊學習障礙(包括讀寫障礙、特殊語言障礙和操作協(xié)調(diào)障礙等等)中最常見的一種。

  跳字漏行、增字、替換字、倒反念、混淆相似字、寫同音異字、鏡反字、字體歪斜大小不一、英文連字不空格、看不懂數(shù)學應(yīng)用題、無法理解閱讀內(nèi)容……讀寫障礙的常見特征雖多,卻很少會同時全部出現(xiàn)在一個人身上。

  成長的痛苦

  讀寫障礙人群究竟有多大?來自美國全國保健研究所2004年的預計,美國約有15%人口受到各類學習障礙所影響,其中已接受特殊教育的學生當中,有8成以上屬于讀寫障礙。

  曾經(jīng)有人認為,英文是表音文字,字母的不同順序影響讀音;而漢字是表意文字,像圖畫一樣的外形與讀音無關(guān),因而中國兒童應(yīng)該沒有讀寫障礙問題。然而早在十多年前,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劉翔平便發(fā)現(xiàn)有讀寫障礙癥狀的中國孩子。

  事實上,漢語的讀寫障礙更加復雜。漢字是音、形、義的結(jié)合,“而讀寫障礙的孩子形音捆綁加工能力落后,即便好不容易捆綁上了,轉(zhuǎn)錄的速度又比別人慢幾毫秒”,劉翔平教授解釋他的研究成果。

  有香港學者調(diào)查指出,香港兒童存在讀寫困難的普遍率高達9.7%至12.6%。而在中國大陸,對讀寫障礙的神經(jīng)科學、心理學、教育學研究才剛剛起步,還沒有進行過全國性的流行病學調(diào)查,只在部分地區(qū)有零星結(jié)論。

  2007年,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的兩位教授采用簡單隨機抽樣的方法,對武漢市某城區(qū)4所普通小學3至5年級平均年齡為9.41歲的1200 名學生,根據(jù)國際疾病分類診斷第10版中閱讀障礙的定義,采用逐層篩選的方法診斷漢語閱讀障礙兒童。結(jié)果顯示:閱讀障礙的發(fā)生率為6.3%。

  “5%~10%,是國內(nèi)被普遍接受的讀寫障礙兒童比例?!眲⑾杵浇淌谡f。

  他接觸到的讀寫障礙兒童,“普遍低自尊、學習動機低下。像奴隸似的,沒有學習的樂趣和投入”。

  另外,“相當一部分讀寫障礙的孩子,注意力也存在障礙,兩者有重合部分”。

  還有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某學習潛能開發(fā)中心的創(chuàng)辦人蘭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在接受矯治的300多名孩子中,有40多人同時還在接受心理治療。他們過分敏感、強迫癥、習得性無助,還有孩子出現(xiàn)自殺傾向。

  “讀寫障礙不是病,不可能藥到病除,這是一個很艱苦的一個過程。改變和接納是平衡的,一邊接納它,一邊改正它”,劉翔平教授深感中國家長的急功近利,“事實上,閱讀是勤能補拙的,雖然不能治愈,但可以補償。一旦孩子認識到兩三千字,這個瓶頸效應(yīng)該可以過去。這需要家長花力氣花時間來抓一抓,將閱讀變成生命的一部分。但是,家長們總是希望走捷徑,恨不得找到‘神醫(yī)’讓孩子改頭換面。”

  在獨生子女政策與激烈生存競爭的當代中國背景下,這樣的焦灼盡管可以理解,但在另一方面,家長和孩子其實可以不被分數(shù)所困。人們常舉例3歲才會說話的愛因斯坦、反著書寫的達·芬奇、美國總統(tǒng)托馬斯·杰斐遜……讀寫障礙者并非意味“懶惰、弱智”,相反,他們在音樂、繪畫、運動、設(shè)計、電子、機械、戲劇等領(lǐng)域可能有著超出常人的稟賦。

  于是,在國外,閱讀障礙者被俗稱為“聰明的笨蛋”。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梁威曾參加一個在美國舉辦的國際學習障礙研討會。3000多人的會場,除了專家學者,一大半都是家長。一些八九歲的小男孩盤腿坐在主席臺前的地板上聽,聽完后上臺演講:“我有拼讀障礙,但這并不妨礙我學習……”

  這讓梁威印象深刻,“這樣的場景,你在國內(nèi)絕對看不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