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在讀博士生辭職修電動車,稱沒給母校丟臉
如今,董冰蝸居在蘇州一間8平方米的出租房里,每天騎著花30元錢買的自行車奔波在蘇州的大街小巷。他的房子被抵押了,創(chuàng)業(yè)一旦失敗,他和母親或?qū)⒕訜o定所。董冰在“逆向而行”。
他說“北大學生賣肉”是被動的,“清華博士修車”是主動的,他沒有給清華丟臉。面對質(zhì)疑,他說打出“博士”的招牌,不是炒作,是資源合理利用,他認為,捧他的是媒體,殺他的也是媒體。博士修車究竟是怎樣一回事?
■對話博士生一來源:www.exam
生存模式不成立了 決意辭職
記者:從清華辭職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董冰:2001年,我把父親接到北京一家醫(yī)院換腎,我記得特別清楚,由于醫(yī)院的問題,父親在治療中突發(fā)心臟病去世了,我連與父親最后的交流機會都沒有,成為我終身無法彌補的遺憾。
盡管后來經(jīng)過三年的官司,終于讓醫(yī)院承認了錯誤,但是對于父親和母親,這種傷害已經(jīng)難以修復了。在那時候我們?nèi)也畈欢噙€有十多萬的外債。
2004年7月份,我加班到晚上看到一個文件,意思就是我這樣的干部如果繼續(xù)讀博士就只能拿一半的工資了,當時我的工資是6000多元,交完稅后是5000多元,除了給家里補貼以及定期還債外,還有房貸和自用等,平時自己根本沒有攢下來錢,這樣如果我讀博士的話,我就要自己倒貼錢了,我的生存模式就不成立了,我必須要考慮另外一條路了。那就是創(chuàng)業(yè),當時我就決意辭職。
記者:是不是可以說是你父親生病的原因?qū)е铝四愕霓o職,如果學校方面給你更多的照顧是否可以改變主意?
董冰:或許父親只是一個因素,但是我還是認為是我的性格所在。后來學校是允許我在職讀的,校領(lǐng)導也專門找我談話,希望我讀書畢業(yè)以后能留下來繼續(xù)工作,但是我的性格決定了自己的未來走向,盡管在清華工作時也有很多改革計劃被否決、擱淺了,確實讓我想不通,但是這些都不是最終導致我辭職的原因。
■對話博士生二 來源:www.exam
母親當時就哭了 差點跪下來
■大學·賺錢
“我算是學校第一個炒股的”
身體微胖,戴著略厚的近視鏡,休閑西服,休閑鞋子,手里握著扳手正在與員工們交代著什么,這就是董冰。
與記者交談時,董冰說自己是個中國教育的特例,是個反向思維培養(yǎng)出的精英,在學生時代,他第一個與家里“斷絕關(guān)系”,第一個去炒股,第一個去拉廣告,他就創(chuàng)下了所在學校的三個歷史第一,都是為了賺錢。
1972年9月25日,董冰出生在常州,當時父親在哈爾濱工作,從小學四年級開始定居哈爾濱。1989年,董冰父親糖尿病發(fā)作,雙目失明,醫(yī)生診斷可能活不過1991年。
“我的母親真是偉大,為了照顧父親,辭職自學按摩,幫助父親恢復治療,后來確實讓父親有所好轉(zhuǎn),不但一只眼睛好了,還恢復了精神面貌?!倍f,自己是獨子,1991年由于成績突出被直接保送進入本地的哈爾濱工程大學讀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
看著家庭經(jīng)濟一天天垮下去,董冰于1993年向父母公開提出,自己要與家里斷絕經(jīng)濟關(guān)系,靠自己的能力養(yǎng)活自己。“當時父母都沒有怎么在意,只是隨口回答再說吧”。
董冰已經(jīng)開始自己的行動了,先是去為一條新開的電子一條街拉廣告,每拉一條有1元錢的提成,后來每月固定收入在2000元,這樣每個月還能補貼家里1000多元,有了錢后,董冰配備了BP機,也敢下館子打“牙祭”了。
“我肯定算是學校第一個炒股票的學生,那時候全國也不過只有幾百只股票,一般的老百姓還不知道怎么玩呢?!倍f,他在最后不玩股票時,幾只股票的賬戶上已經(jīng)賺了5萬多元了。
■工作·讀博
1998年臨近畢業(yè)時,董冰的很多同學都是沖著團中央、人大等機關(guān)去了,這時清華大學行政處的一個朋友勸董冰留校,并且說可以安排他去后勤處工作,理由很簡單,在這里管理的是兩種人,一是近似文盲的大媽和阿姨們,一是全國的知識分子精英們,如果在這里干上三年的話,以后不管干什么都是享用不盡的“經(jīng)驗財富”。董冰動心了。
“這樣我就從最低層的科員做起,打掃衛(wèi)生,張貼布告什么都干,干得很賣力,平均工作時間都在12小時以上,那時正趕上全國高校后勤改革,很多想法都能夠得到實現(xiàn),我的工作也不斷受到肯定,最高峰時我一人兼任6個科長,”“那時候改革真的是大刀闊斧地干,我作為主要負責人創(chuàng)建了全國高校第一家物業(yè)公司,并通過ISO認證管理的企業(yè)除物業(yè)外還包括餐飲、娛樂超市等,年稅后利潤超過1700萬元?!?
在實施后勤改革過程中,董冰也坦言,確實有不少發(fā)財?shù)臋C會,“排隊送禮的情況都有,但是我有自己的信條‘當官不發(fā)財,發(fā)財不當官’,從進入這個位置后,我就丟棄了所有商業(yè)活動和公司股份。一心為學校做事。憑著自己的能力和努力一路干到2001年任清華大學黨委保衛(wèi)部副部長,校保衛(wèi)處副處長。
“我一直都把當官發(fā)財認同為‘棺材’,這樣是不會有好下場的,我希望我的每一分錢都是干凈清白的,是能夠說得清楚的。”或許正是董冰有這樣的原則,才會出現(xiàn)辭職時的窘迫。
2004年9月,董冰被清華大學錄取為馬克思理論專業(yè)博士生。
我曾一人兼任6個科長 來源:www.exam
董冰說,自己應該算是國內(nèi)學歷最高的修車匠了
記者:按道理說,你在清華大學工資是不低的,你父親走了以后你如果在清華繼續(xù)工作的話負擔比以前少了,最起碼有一個固定的收入還你這個債,創(chuàng)業(yè)是有很多風險的,你為什么選擇創(chuàng)業(yè)這條路?母親理解嗎?
董冰:我是7月22日晚上遞交的辭職信,可以說是半夜辭的職,辭職前并沒有告訴母親,回去后我和母親說了,母親當時就哭了,差點跪下來,想想我年紀不小了,還沒有結(jié)婚,現(xiàn)在這樣穩(wěn)定的工作又辭了,我母親當時是哭著求我,說你不要辭職,當時我怎么回答母親的,不記得了,依稀記得只是說對不起,還說沒事的,很傷感。我覺得開弓沒有回頭箭,因為我覺得如果做一個企業(yè)的話,是要給企業(yè)安排很多后路的,所謂狡兔三窟,但我覺得作為一個創(chuàng)業(yè)者是不可以給自己留后路的,我當時跟我母親說,不管怎么樣,我必須把我所有的后路全部斬斷,這樣我才有可能成功,但如果我留著后路,我就一定不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