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言譯語】口譯備考勝經:備戰(zhàn)中高口(一)
每年春秋兩季的考試時節(jié), 都有大量考生涌入全國各地的中高級口譯考場,參加中高級口譯筆試考試。口譯考試不僅是一紙證書,也是敲開職場大門的敲門磚,更是證明英語實力的“硬通貨”。因而在考試“產品”中,它被稱為求職人員的“超級武器”。
中口閱讀滿分60分,6篇文章,共30道選擇題,預計50分鐘完成;相較90分的聽力和100分的翻譯而言,閱讀從分值比重上來說并非重中之重,但考慮到聽譯部分的難度以及翻譯部分的主觀性,閱讀是最容易把握和拉分的。在歷年真題的比照中可以發(fā)覺中口閱讀難度有明顯的提高,在00年之前,其難度處在四級到六級之間,但在00年之后,文章長度變長,詞匯要求提高,題目難度提升,加之文章體裁的多元化,難度提升到六級或托福水平,尤其是近兩年,中口閱讀有與高口接軌的趨勢,開始走向原汁原味的外刊風格。
在筆試過程中,位于聽力之后,翻譯之前的45分鐘,是測試閱讀能力的部分。經驗不足的考生在這部分中容易瞻前顧后,既受到聽力部分“余音繞梁”的影響,又會下意識的提前思考翻譯部分的遣詞造句,這樣形成了閱讀部分做題容易得分難的尷尬局面。
其實,考生的心理素質在這里要受到比較嚴峻的考研,然而,良好的應考狀態(tài)來自于對考試的了解和嫻熟的閱讀技巧,考生必須平時多下功夫,做足功課,精心準備,才能在考試的時候做到每臨難題有靜氣。中高級口譯閱讀各有技巧,這里僅以中級口譯閱讀為例,提出考生準備過程中的“一、二、三、四”四個要點,以饗讀者。
一個閱讀原則。
閱讀中到底何以為據?考生往往為了節(jié)省時間,急于閱讀,讀完之后卻一頭霧水毫無頭緒。事實上,中級口譯考察的是考生的文章檢索能力,而不是推理能力,所以閱讀的時候要以事實為原則,以原文為出發(fā)點進行信息查找。
兩個閱讀重點。
以事實為依據意味著考生必須迅速區(qū)分文章中的強信息和弱信息。就行文而言,不同用途的文章,其寫作手法和要求各不相同。中口體裁廣泛,其中學術類論證文章、廣告類說明文章都是同學們所普遍熟悉的,而描寫事情經過的或是兩人關系的記敘文則是同學們所不熟悉的文學閱讀,所幸的是近年來文學類閱讀基本退出口譯舞臺,因此只有最后一種與高口共通的文體,即新聞閱讀,分為兩種:一種為硬新聞,直陳事態(tài),一種為軟新聞,以評論為主導。其行文往往是倒金字塔形,重要信息都在前三段言明,后面結構松散,角度全面,沒有結論,最后往往是他人的觀點或者是一些零星的其他信息,對于如homosexuality(同性戀), cloning(克?。? euthanasia(安樂死), death penalty(死刑)等有爭議的新事物,往往持有中立態(tài)度。
這種多樣的閱讀文章類型決定了閱讀時要注意首先尋找文章結構、段內結構,即進行結構化閱讀,其次還要注意尋找重點細節(jié)。
三種題型。
中口考察的方式多種多樣,近年來題型雖然呈現(xiàn)多樣化趨勢,但是總體來說還是三種類型:主旨題;細節(jié)題;詞意理解題。這三種題型的應對方式各不相同,詳解如下:
1.主旨題。這種題型考生要注意,原文陳述的內容有幾個細節(jié)組成,而選項在回應問題時只提及一個細節(jié),這樣就無法正確解釋文章的內容。我們不能只見樹木就以為是森林,要注意其它選項是否展示了整個森林。
2.細節(jié)題。細節(jié)題主要考察某些重點細節(jié)的檢索和理解,詳見第四點。
3.詞意理解題。這種題型主要是考察考生上下文的關聯(lián),因此,面對中口閱讀對詞匯的要求,一方面同學要努力背詞,另一方面也要試圖掌握一定量的詞根詞綴。同時也要培養(yǎng)起通過上下文猜測此詞義走向的能力,這一點大家都比較熟悉,此處就不再贅述。
四種重大細節(jié)的閱讀。
上面多次提到細節(jié)檢索,那么哪些細節(jié)是我們閱讀是應該著重掌握的呢?
1.強調細節(jié)。強調句,強調詞,強調結構往往是重點信息表達的契機,同時也是題目考察的重點。尤其是指示性文章中,強調細節(jié)無疑占有最大的優(yōu)先性。
2.轉折細節(jié)。表示“但是”的詞匯,都暗示文章可能由弱信息或鋪墊信息轉入主干信息,所以考生應該重點識別,并且關注轉折之后的細節(jié)。
3.并列細節(jié)。并列細節(jié)中,生詞較多,而且句子較長。需要考生能夠很好的利用結構和已知詞匯,對未知或沒有時間仔細閱讀的句子進行推測。另外否定型細節(jié)題也會較多的考察并列細節(jié)。
4.比較細節(jié)。比較細節(jié)包括比喻,比較和對比細節(jié)。
1. 術語類
縱觀近幾年來的筆譯考題,經貿以及政治類的不在少數,這也體現(xiàn)出了口譯考試面向世界的原則。而一旦考到這類文章的翻譯,必有2-3個基本術語的考核。因此,學生還是應在考前多收看CCTV-9方面的時事,做到與時俱進。比如在美國總統(tǒng)選舉的報道中出現(xiàn)過很多術語,primary是指總統(tǒng)初選;G.O.P (Grand Old Party 老大黨、元老黨)是指共和黨,因其一向自詡為 “老大”;package project是指美國向伊朗提供的“一攬子計劃”,以勸說其放棄濃縮鈾計劃,等等等等。該類術語如是全文關鍵詞語,考生的誤譯或亂譯會毫無疑問地遭到考官的“鄙視”。
2. 文化類
翻譯是連接中西文化的橋梁,筆試中西方文化尤以英美文化為主,而文化的翻譯往往以“歸化”和“異化”為主。簡而言之,應做到入鄉(xiāng)隨俗,有句為證:“All our parents are like dogs, one can kick them in the teeth, and they will come back for more.” 此句惟妙惟肖地刻畫了父母對子女逆來順受,只求奉獻,不求索取的形象。但如果不慎將自己父母譯為“老狗”,估計含辛茹苦的父母會氣得青筋暴出、五官移位。根據中國的文化,父母此處堪比“老黃?!保ù颂帯袄稀弊诌€必加不可,否則又會二次扭曲父母光輝形象),因此此句的最佳譯法可譯為“舐犢之愛”。
3. 模塊句型類
此類句型在口譯中實用,在筆譯中亦是如此。中英文句型上最大的差異在于英語是枝型結構,而在筆譯部分幾乎是歷屆常考句型,請看下句:There is nothing more disappointing to a hostess who has made a lot of efforts than to have her guest so interested in talking politics or business with her husband that he fails to notice the attractiveness of the house, which may be her chief pride. 此句最大的特點便是用定語從句作為其分枝,整句句子猶如參天大樹,枝繁葉茂,煞是好看。但如果按照定語從句的傳統(tǒng)譯法,譯成“……的”,則會節(jié)外生枝,直至樹倒猢猻散。因此,在這里,還是要采取分句法即此處的“破枝法”,將先行詞代入關系代詞中,從而破枝。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此處“that”系“so…that”的固定搭配,切勿思維定勢,將其誤認為定語從句。
4. 翻譯腔
發(fā)現(xiàn)即使專職譯員也有可能出現(xiàn)“翻譯腔”(translatum,新名詞)的現(xiàn)象。主要是在翻譯時過于“逐字逐句”(verbatim),而導致文章不合乎目標語言的語言習慣。大多數考生翻譯之后還有5分鐘左右的時間,因此,還是強烈建議考生在完成筆譯之后再對譯文閱讀一遍,以檢查是否有“翻譯腔”的問題。
惡戰(zhàn)在即,如果各位考生能夠對于全真或模擬試題在此四方面進行針對性提高,雖屬臨時抱佛腳,但相信也能做到亡羊補牢。
不了解中高口考試?中高口專題:你想知道的一切都在此!
零基礎也想考中口?不擔心,幫手在這里!
想要有充足的時間做準備,一舉拿下中高口?一年長線班:中口直達戳>>>?高口直達戳>>>
?
微信號:hjeng20
- 相關熱點:
- 英語學習資料
- 英語聽力
- 出國留學
- 考研復試英語自我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