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檔案:張亮,市八中資深語文老師,執(zhí)教多年的高三班主任,對考生在最后階段的應試技巧、準備有獨到見解。

主要觀點:最后沖刺階段,考生堅持三原則:少課外(指課外資料)多課本、少做題多反思、少繁復多容易;對家長而言,“最大的作為就是不作為,保持生活原貌?!?br>
考生備戰(zhàn)手冊

鞏固優(yōu)勢科目一天都不能間斷

1.少課外多課本

張亮稱,考生在最后階段沖刺,要回歸教材,忠實課本。他說,高考(微博)中每道題都能在課本里找到對應知識點,否則就算超綱,是不允許的。

“很多學生沒有意識到課本重要性,仍一味看課外資料,搞題海戰(zhàn)術,這是不對的?!睆埩琳f,考生應老老實實回歸課本,對課本上每個知識點進行一一梳理。

2.少做題多反思

如何梳理課本的知識點?張亮說有兩大法寶筆記和錯題集。

張亮稱,考生結合自己歸納整理的筆記,依次將課本上的知識點進行梳理,查漏補缺。比如數(shù)學,各種公式、定理等都要過一遍,牢記于心。遇到自己當時打重點符號或問號的地方,一定要多思考,將來龍去脈想一遍,強化重點,消化問題,不要繼續(xù)留下問題。

對于翻閱錯題集來說,張亮認為是高考沖刺階段最好的搶分方法。在翻閱錯題集時,他提醒考生要注意將做錯原因及解決辦法完全弄清楚,做到舉一反三,而不是死記硬背。如果考生沒有錯題集,他建議將平??荚囋嚲矸鰜?,逐一看每道錯題,把它完全弄懂。

同時,張亮還提醒考生,千萬不要忽視自己在以前考試中猜對的題,這種題容易掉以輕心,是枚“定時炸彈”,說不定換個面目出現(xiàn),你不一定就能再次蒙對。

最后幾天要不要做點新題?張亮稱可以做新題,練習一下狀態(tài),但要嚴格控制每道題的答題時間。同時,每科每天的做新題的時間不要超過20分鐘,找點感覺就行了,不要搞題海戰(zhàn)術。

3.少繁復多容易

張亮稱,臨考階段考生不要去突擊、挑戰(zhàn)優(yōu)勢科目的高難度題,這沒有意義。張亮稱,高考試卷絕大多數(shù)都不是難題,而是基礎題和中檔題。做好了這兩類題,就可取得很好成績。如果不鞏固好優(yōu)勢科目,最終拖后腿的有可能是平常最擅長的。

“最后10天,穩(wěn)中求勝是上上策?!睆埩琳f,保證自己強項不丟分就是最大勝利。在弱勢科目中,要鞏固自己拿手的知識點,而不是繼續(xù)去想法攻破不懂得、棘手的問題。

張亮稱,一般而言,每個考生都有優(yōu)勢和弱勢科目。最后階段,是著重鞏固優(yōu)勢科目,還是突擊弱項呢?

張亮稱,據(jù)他觀察,很多學生現(xiàn)階段復習很盲目,每天到教室后就到處看,別人(特別是優(yōu)等生)復習什么他就復習什么?!扒f不要人云亦云,結合自己實際情況,針對性地復習最重要。”目前很多考生把優(yōu)勢學科放在一邊,集中突擊薄弱學科。這是不對的,一定要每天都抽時間鞏固優(yōu)勢項目,不能有一天的間斷。

合理安排強弱項科目,并不意味著要放棄弱勢科目,而是要根據(jù)自己各學科實力分配相應時間。“說得功利一點,就是要根據(jù)各學科在高考中抓分的能力強弱,來分配時間的多少?!?另外,張亮建議考生每天花在語文上的時間不要超過半小時,因為語文是長期積累的過程,短期提升的空間不大。

仿真高考

感受大戰(zhàn)氣氛

張亮稱,高考時間嚴格打表,考場森嚴。要避免考生被特定環(huán)境嚇到,最后10天學校務必要做好仿真高考,從形式上盡可能跟高考一致、逼真;讓學生弄清楚將要面對的流程,揭開高考神秘面紗。

他建議學??荚嚮蚩忌约河柧?,都要嚴格掐表,把平時考試當作高考,多訓練幾次,消除緊張心理。

并非一定要睡足8小時

作息時間也需按自己情況合理安排,并非要保證每天睡足8小時。

張亮稱,考生可根據(jù)自己的精力安排時間,比如復習累了,就外出走走、散散步或打打球,沒必要一天到晚在教室埋頭苦讀。他很反對考生在這個階段熬夜、甚至整通宵?!艾F(xiàn)在要抓這點時間復習是愚蠢的做法,夜里沒休息好,勢必會影響白天復習的精神狀態(tài),得不償失?!?br>
張亮還稱,考生沒必要強迫自己每天睡足8小時,要視自己次日精神狀態(tài)是否良好來確定。有的學生晚上睡六七個小時就夠了。如果考生覺得自己必須睡8小時或更長時間才有好狀態(tài),可以跟老師商量不上第一節(jié)課甚至補睡覺一天。

根據(jù)多年經驗,張老師認為考生在這個時間段調整作息時間有必要,但步子不要邁太大,稍稍調整即可?!爸灰?月6日晚,比平常提前20分鐘到30分鐘就比較好,沒必要一定要在10點前就上床睡覺。”

家長備戰(zhàn)手冊

家長最大的作為就是不作為

考生在最后階段沖刺,家長當然不能袖手旁觀,過分關注也不對。家長如何幫孩子在沖刺階段助孩子一臂之力呢?

張亮稱,考生在這個階段其實都很脆弱,家長和孩子的交流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否則會給孩子帶來額外的壓力或者強烈的反感。他列出了家長和孩子交流細節(jié)的四大忌。

一忌:強化功利性

有些家長喜歡對孩子說,如果你考好了,以后就能找個好工作,有大好的前途等,以為這是激勵孩子的辦法,其實不然。

張亮稱,這個階段家長務必弱化高考的功利色彩,應該從心理方面樹立多元化的成才觀念,重點本科是大學,一般本科也是大學,即使是專科也可以有好的發(fā)展前途等。

二忌:反復嘮叨

無聲的關注勝過反復的嘮叨。家長切忌孩子一進門就開始問:“今天復習得怎樣啊”、“要好好學哦”……

張亮稱,孩子此時最緊張,身邊的同學、老師都在緊張備戰(zhàn),教室里的高考倒計時牌,無時不在提醒他高考臨近。因此,孩子回到家后,最好給他營造一個輕松的環(huán)境,讓孩子減減壓。

這時,家長做的不是念叨和考試有關的話題,而應該盡可能聊聊學習之外的話題,如做母親的可以講講自己買菜或者上班途中發(fā)生的事,哪怕是瑣事也行;作為父親,可以說說國內外的新聞事件,拉孩子一起探討一下等。

三忌:盲目加減壓

很多家長容易說:“不要緊張,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考好考壞無所謂”、“沒得啥子,考差了,我們也不怪你”……

“這也是大忌?!睆埩岭S后解釋稱,家長越是這樣說,越容易給孩子增加壓力,同時還容易讓孩子滋生反感情緒,認為家長很虛偽。

如果什么都不說也不對,孩子會覺得自己被忽視。家長要做的,不說容易引起孩子聯(lián)想到高考的話題,盡量投其所好,自己少說話,想辦法讓孩子多說話。同時,也不要給孩子強加壓力,不要給他定目標,比如非北大清華不考等。這種施壓,容易讓孩子在感覺自己達不到目標時,出現(xiàn)破罐子破摔的現(xiàn)象。

四忌:打亂生活方式

很多家長為了給孩子營造高考氛圍,刻意將家里生活方式打亂,比如營養(yǎng)膳食的搭配過于豐盛,在家里不敢看電視,不敢大聲說笑等,“一切刻意的東西,都容易讓孩子產生反感,不舒服”。

張亮建議家長不要刻意做什么事,創(chuàng)造和諧、溫馨的考試氛圍即可?!白詈?0天,家長最大的作為就是不作為,保持生活原貌;不是想清楚做什么,而是想清楚不做什么?!?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