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6月7日的高考還有最后的一個月,隨著高考腳步的越來越近,考生們都已進入最后的備戰(zhàn)階段。在這最后的一個月時間里,考生們應怎樣合理安排各科的復習?家長們又如何助家中的考生一臂之力?記者為此采訪了資深的高三老師、狀元家長以及心理專家。

■?深圳特區(qū)報記者?姚卓文?秦小艷

語文:注意保溫訓練?每周1套試題

有著10多年教學經驗的深圳實驗學校高中部語文教師樊春喜認為,最后一個月,考生應注意保溫訓練,增強復習的計劃性、針對性和時效性,每周做一至兩套試題練習,對于自己薄弱的部分,應適當加大訓練。

他說,在鞏固基礎知識方面,對于字音、字義的鞏固,應遵循“記特殊,不記一般”的原則,多看看做過的試卷,關注多音字、形近字、易讀錯的字、統(tǒng)讀字,關注近義詞、容易用錯的成語等,進行重點識記。

文言文閱讀常常被學生認為是高考難點,對于這部分的復習,他認為重在“靜讀”、“揣摩”、“聯系”、“比較”,切忌心浮氣躁,望文生義。近幾年來選文多出自《史記》、《漢書》等經典史書,可重溫《鴻門宴》、《廉藺列傳》、《信陵君竊符救趙》等經典文言文,準確掌握文下注釋相關內容。

“作文題方面,一定要做到充實嚴謹,切忌憑空而談?!狈合舱f,寫作時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要求內容充實,材料的選擇上力爭人無我有,人有我新;文章還必須層次清楚,結構嚴謹。關注時政、辯證思考和真情實感將是得分重點。良好的作文能力需要長期的積累,但是最后一階段,多看新聞,觀察生活,將有助于在高考獲得巧勝。在做模擬題訓練時,作文題不應跳過,而應寫一個簡單的提綱,訓練自己的寫作能力。

數學:考練結合找到自己的做題節(jié)奏

在深圳外國語學校高中數學科組長劉仲雄看來,最后一個月的復習雖然時間比較短,但異常重要,可分為兩個階段。最后一個月的前三周為一個階段,劉老師建議需要考練結合,他要求考生至少3天內集中某一個時段限時完成一套試題,在做題中把握好自己的做題節(jié)奏,并有意識地針對每一類題型,歸納形成系統(tǒng)的解題方法,從而提升考試的狀態(tài)。而在訓練的題目上,學生應該根據自身的情況而制定不同的重點,程度較高的學生可以將重點放在最后三道大題上,而程度稍差的學生則應將重點放在前三道大題上,前三道大題的考試內容基本穩(wěn)定在三角、概率與統(tǒng)計以及立體幾何上,在這三方面下功夫還是能夠收獲不少。

“最后一個月的沖刺,重點在于提高考生的應試狀態(tài)。”劉老師說,考生應該針對考試的具體時間段來調整作息時間,尤其是數學考試,安排在下午3點到5點進行,這個月內學生就應該有意識地選擇在這個時段做題,讓自己的興奮點與高考的考試時間保持一致。

最后一周或者一周半為沖刺復習的第二階段,這段時間的復習與前段時間不太相同,尤其在做題方面,劉老師表示,已無必要做大量的題了,只需將過去做過的試卷翻出來,逐一瀏覽,特別是看到做錯的題目時,可進一步地歸納這些常犯的錯誤。

英語:背誦經典句子提升作文水平

深圳中學高三英語科組長王衛(wèi)華老師表示,前段時間大容量、高強度的訓練,考生的視線往往停留在中上檔難題上,然而,這些中上檔的難題所占的比例不會超過30%,基本知識的考題占了多數,因此在考前一個月,考生要調整重心,盡快恢復平視的心境,而有效的方法是回梳知識點。3500個詞匯、語法和句法等逐一梳理,盡可能不放過盲點和疏漏。

王衛(wèi)華老師說,在確?;局R點不疏漏之后,最后一個月還是有增長點可挖掘的,尤其是在作文部分。英語的高考作文分為兩篇,小作文和大作文,加起來一共有40分之多,占總分135分的30%左右。最后一個月的沖刺,考生有必要強化語料的運用,包括高頻句型、主題句還有一些上層次的經典句等,提升語言層次和文章結構。王老師建議,可適當地增加背誦環(huán)節(jié),背誦一些正確且地道的句子以及話題出現頻率高且貼近生活的語料,最后一個月通過背誦經典句子和語料,能夠幫助作文水平有明顯的提高。

王老師說,最后一個月,考生的主體能力已經基本定型,這時的復習沒必要集中于高強度和高難度的訓練,但并不意味著無需動筆做題。保持一定量(尤其是閱讀和完形填空)的訓練有利于保持考生的狀態(tài),而且這段時間的做題必須限時完成,且不需一味追求正確率,做題的目的在于梳理解題的思路和手感。王老師建議,最后一個月每天確保做一篇的完形填空以及3至4篇的閱讀理解。

最后,王老師建議考生們反思高三以來自己最常范的錯誤,通過自查錯誤的軌跡來告別易錯點,確保常犯的錯誤在高考時不再出現,發(fā)揮出最佳的水平。

綜合:“整合”復習最關鍵

最后一個月是綜合科學習的黃金時期,深圳市高級中學高三年級文科綜合學科負責人湯洋認為,這一階段,考生應將復習的重點轉移到對各科知識的整合復習上,而不應拘泥于具體知識的消化上,并輔之于部分精選的范題訓練。

湯洋說,考生首先要研讀考綱,理解考試大綱的能力要求和考核內容。在最后階段,務必做到消除知識盲點,精細地掌握考試內容。同時,精做考試大綱的題型示例。題型示例,作為例題的地位,不僅說明它具有標志性意義,更重要的是,它也是命題的基本思想和思路的體現。掌握了它,一方面可以做到心中有數,另外一方面也便于擺脫題海的糾纏。

他認為,綜合科的學習與其他科目不同,更強調的是對各科知識的全面掌握,所以對于各個具體的知識點不會考得很難??忌趶土晻r,要做到統(tǒng)領全局,構建和加強知識框架。同時,綜合學科的考試也存在知識點位多與考試題覆蓋面少的矛盾。這時,只有建立更加強大的知識結構才能在應試時解決好這個矛盾。換一句話說,這30天的時間里,建立或者是加強知識框架的重要性高于具體知識的復習與練習。

最后,考生也應有意識地關注時事熱點,文科綜合類考生多關注如改革、民生、科學發(fā)展、建黨、建國、工業(yè)化、農業(yè)、環(huán)境等方面的問題。

“狀元”家長:越靠近考試應讓孩子越放輕松

作為去年全省理綜最高分張瑩的媽媽,李杏靈女士告訴記者,去年臨近高考時,她經常跟女兒說的不是學習,而是盡量地放輕松。尤其是在學校的時候,李女士總是在電話里叮囑女兒不要長時間呆在課室里,應該利用課間好好放松。而當女兒回到家中,在自己房間內每復習一兩個小時,她都會主動地讓女兒出來透透氣。越是靠近考試,越是應提醒孩子放松。

跟許多住宿的學生一樣,在學校住宿的張瑩也是一周才回家一次?!霸诩业臅r候,我們的飯菜也會豐盛些,但基本上以清淡為主?!崩钆空f,在她印象當中,女兒在家的時候,魚是經常做的一道菜,也會經常燉湯給女兒喝。此外,每個周末李女士都必須給女兒準備好6個蘋果,讓女兒帶回學校,每天吃上一個。

心理專家:保持原有習慣?適當運動減壓

失眠、焦慮、情緒波動大……這些是高考前夕學生們常有的心理狀態(tài)。如何在最后一個月的沖刺時間,將負面的心理情緒降到最低?深圳市教科院心理專家、國家一級心理咨詢師王秋英建議,家長應抱平常心去面對高考,保持原有的生活習慣,以免給孩子帶來緊張情緒,學生應通過運動、聊天等方式緩解壓力,平穩(wěn)情緒。

王秋英說,高考前夕,學生最常見的心理狀態(tài)主要有3類:懷疑、惶恐和懼怕。懷疑是長時間努力學習到一個階段后,成績無法再突破,從而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惶恐是不自覺地和身邊的同學比較,比如看到別人做題快、復習時間長等,任何一個細節(jié)都有可能被無限放大,形成對自己不利的信息,帶來內心的惶恐不安;懼怕是成天杞人憂天地擔心考前出現意外,或者考砸了怎么辦。

針對這些癥狀,她建議學生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意識地做一些放松訓練,通過運動、聊天等方式來平穩(wěn)情緒,心情沮喪時多憧憬未來的美好生活。此外,考前一個月,學生應有意識地調整生物鐘,盡量讓自己的作息習慣與高考時間保持一致,以利于考試的發(fā)揮。

她認為,家長在調節(jié)學生心理的過程中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高考前夕,往往是家長比孩子更緊張,雖然他們在口頭上對孩子說:“不用緊張,只要盡力就行”,但行動上卻無時無刻不表現出自己的重視。有的家長為了不影響孩子學習,在家時躡手躡腳,跟孩子說話時小心翼翼,生怕說錯了話,這些刻意的行為都會加重孩子的緊張情緒。所以,最好的方式是,高考跟平日保持一致,不要讓孩子感覺有異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