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學校理綜輔導名師團?

主持人:各位網(wǎng)友大家好,歡迎來到騰訊直播間,今天我們?yōu)榇蠹已埖搅司A學校的三位老師,分別給我們講解理科綜合的考前輔導。首先在我旁邊的是物理老師杜慶才,坐在中間的是化學老師李曉波,這位美女是生物老師馬培梅。?

物理試題變化分析?

杜慶才:物理單科來說,09年的考試說明對比08年的考試說明沒有變化,也就是說只是在后面換了幾個新出的高考題,整體的類型沒有變化,還是按照沿襲原來的8個選擇題,1道試驗題,后面是三道計算大題。整體情況還是和原來一樣。?

物理復習側(cè)重點講解?

杜慶才:側(cè)重點一個方面要緊扣說明,再回到課本當中。從整體的復習情況來看,現(xiàn)在學生往往出現(xiàn)一個誤區(qū),就是在復習過程當中,容易出現(xiàn)忽略基本知識點的情況,對課本內(nèi)容并不是像他想象的那么熟悉。從一模考試來看,海淀區(qū)出了一道題,就是探索加速度與力的關系的問題,當時那個試驗是那個課本的演示試驗,出了那道題以后,有很多人感覺到比較生疏,那時候?qū)φn本并不是那么熟悉,也就是咱們平常在學習過程當中還是有些遺漏的地方。我覺得首先咱們還必須緊扣考試說明,再回到課本里面去。?

從目前來看,咱們同學在對考試說明的利用上并不是那么好,因為很多人只是翻一翻考試說明,把后面的題做一做,具體到里面的知識點,并沒有認真摳一摳,應該掌握哪些知識,我對哪些知識還不熟悉。并不是對考試說明充分利用了。這樣對課本一些生澀的知識點并沒有認真地把握,所以一旦考試到了,他才知道我這塊知識還沒有掌握。所以平常的考試說明沒有掌握得很好。?

還有一點,平常要注意把知識系統(tǒng)起來?,F(xiàn)在一模完了,一輪復習完了,到二輪復習,老師講專題了,但是還有些同學沉浸在原來的復習當中,總是單塊地在進行,要么就是拼命做綜合題,沒有坐下來靜思一下整個的框架。比如就目前物理整個的知識框架來說,還是以力學為主,然后電學綜合到力學當中,在整體的考試當中,力學和電學基本上后面兩道大題是力電綜合的。但是很多同學在做題過程當中,總是單純地把它想象為電學一塊、力學一塊,沒有綜合地從整體把握。?

總目前來看,對于學習過程來說,比如咱們在學習過程當中,做題的時候,一般就兩條主線,一個是動量的觀點,一個是能量的觀點,但是同學在作題的時候往往從最基本的點入手,還是習慣于從基本的力學牛頓定律、受力分析入手,但是大的框架并沒有形成。所以出現(xiàn)做題過程當中沒有思路的現(xiàn)象,就是做題步驟繁瑣,往往走入死胡同。所以在做題過程中要把握整體框架,也就是基本的知識有哪些,解決的方法有哪些,常見的題目類型有哪些。把這些都要綜合起來,這是在做題過程當中必須要注意的。?

另外一點,在這段的復習過程中,要注意那些基本的點,要依托綜合的復習去發(fā)現(xiàn)自己哪方面有疏漏。同學在做題的時候,往往是為了做題而做題,這樣的話,容易出現(xiàn)什么問題呢,陷入題海,結果往往是會的還是會,不會的還是不會,這時候會出現(xiàn)重新勞動但是效果不佳的現(xiàn)象。所以這時候應該通過綜合復習,發(fā)現(xiàn)自己不會的題,這時候要去問自己,第一,這個題給我足夠的時間,我能不能做對,如果說只是時間不夠,我能做對的話,說明你知識點已經(jīng)掌握好了,但是時間不夠用,說明熟練程度不夠,這時候需要大量地練習,來提高熟練程度。如果說給你足夠的時間,你也做不對,這時候就要注意了,這說明你的知識點還不熟練,說明你這塊知識有缺陷,基礎不牢固,所以這時候就應該再回到教材當中,重新來認識這個知識點,來理解這個知識點。然后再進行專項的訓練,這樣的話,能夠及時查漏補缺。?

另外一點,從目前的高考來看,高考不同于競賽,但是有些同學參加物理競賽習慣了,做題思路跳躍性比較大,做題當中往往出現(xiàn)跳步,這時候要避免綜合式。因為在高考當中閱卷的時候是按得分點得分的。咱們同學基本上都看過高考的標準答案,你看看它每一步的給分都是采點的,所以這時候要求同學必須答案規(guī)范。?

另外一點,也是需要注意的,注意不要讓生活語言去干擾學科語言。再一個就是對于規(guī)律的把握必須要準確,當你列一個方程的時候,它用的是什么要準確表達出來,不能上面列的是動能定理,下面說利用牛頓定律,這樣肯定容易引起前后矛盾,這一點是必須要注意的。?

再一個,在答題過程當中,一定要注意物理量符號的問題。從一模出現(xiàn)的問題來看,當時閱卷的時候有一道題出現(xiàn)了光壓,給了一個物理量符號是I,結果咱們平常在說沖量的時候也是用I表示的,結果有同學就弄混了,所以前面也是I,后面也是I,最后看那個方程,就不知道哪個物理量是用哪個符號來代表的了,這時候方程就亂了。所以在做題當中比較要注意把握,當出現(xiàn)不同物理量的時候,或者相同物理量不同物理狀態(tài)的時候,這時候必須要注意,先把物理量符號設出來。對于相同物理量不同狀態(tài)的也用下標把它區(qū)分好,這是在做題過程當中必須要注意的。?

對于整體物理的復習情況,應該注意的問題我覺得主要就是這么幾點。?

物理大題解題思路及技巧?

杜慶才:對于大題,也就是平常所說的信息題,信息題最大的特點就是閱讀量比較大,閱讀量大也是本身設置試卷難度的一個方面。在設置試卷的時候,它的難度一方面是通過計算量控制,再一個是通過閱讀量控制。從目前物理考題來看,一般情況下大題往往涉及一些物理學科在現(xiàn)代科技當中的應用,而對于大題,同學往往一看到題就自己嚇唬自己,一看這個題這么長,我得用多少時間去讀它。對于大題來說,一般情況下,情景是在課本以外的,而考察的知識點是在課本以內(nèi)的,所以都是所學的知識。作為我們來說,應該在讀題的時候,根據(jù)物理情景和你平常所學的知識要對應起來。就目前來看,最后兩到信息題一般都是力電綜合的,它雖然牽扯到現(xiàn)代科技,好像比較復雜,但是實際上還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

在做題過程當中,先通讀一遍題目,看一看它題設的情景,一般情況下是出現(xiàn)在電磁場那部分,對于電磁場這部分,要么帶電離子在磁場中的運動,要么是電磁感應。一般它會加一個外包裝,這時候你要根據(jù)它這個外包裝從里面把題目本質(zhì)抓出來。就目前來看,一般根據(jù)它這個題目所給的物理情景,你要迅速建立起物理模型,也就是說剛才我強調(diào)的帶點離子的問題,金屬干的問題,也就是看透問題的本質(zhì),通過情景建立物理模型,然后再找咱們所學的物理規(guī)律,根據(jù)物理規(guī)律迅速解題。?

有同學有時候看一遍題,不明所以,不知道這個題在考什么,這個時候你可以再返回來,我去看它問的是什么,根據(jù)這個問題,你想想咱們平常所做的題,我要求這一個量,常見的有哪些類型。針對這個類型,我用什么方法,根據(jù)這個方法,我需要知道哪些量,然后再回到題當中,根據(jù)所需要的問題找條件,看題目中給了什么條件,還缺什么條件,這樣能夠迅速切入主題,提高你讀題閱讀理解的過程。作為我們來說,首先要注意,閱讀題的時候,克服怯懦的心理,首先你不要怕它,你肯定能做出來,但是怎樣迅速切入主題,這是一個能力的問題。作為我們來說,還要注意在平常的練習當中,要多積累一些素材,根據(jù)題設的情景來把握規(guī)律,這是做信息題應該注意的。?

物理最后階段沖刺提分秘笈?

杜慶才:對于成績比較差的同學,目前來看,應該做針對的練習,就目前來看,物理高考8道選擇題,這8道選擇題一般集中在熱學一道、光學一道、原子物理一道、機械波一道、萬有引力交流電那部分也要出,另外那幾道就是綜合的。根據(jù)這幾個知識點,光學、熱學、原子物理、機械波它們不會聯(lián)系得那么密切,所以如果短時間內(nèi),要想提高成績,要對于它們有針對性地練習,把這些基本的知識點做完以后,把歷年來的高考題和你手頭的復習資料,所有的題都抽出來,這樣的話,有針對性地練習,可以短時間來掌握它。?

對于試驗這部分,考試大綱里要求19個試驗,注意關鍵要把握基本的試驗原理。就目前來看,每年考題都是從這些試驗變化而來,但是基本的試驗原理不變。比如前一段一模過程當中,宣武有一道試驗題,當時把測電源電動內(nèi)阻的試驗,里面電壓表沒有,換成了一個電流表改裝,這個時候你只要把握住它的基本試驗原理,你就可以看清楚圖象的本質(zhì)了,這一題就可以迎難而解。但是有很多學生對于最基本的試驗原理沒有把握清楚,所以看這個圖的時候就不明所以了。所以作為試驗來說,還是把握課本的19個基本試驗的試驗原理,所有的選材、誤差分析都是在試驗原理的基礎上進行的,變化也是萬變不離其宗的。?

對于后面的大題來說,這不是一日之功了,這時候必須要注意把握平常的一些基本練習。一般情況下,大題的難易程度也是從低到高排列的,一般情況下,基礎差的同學做前兩個是沒有問題的。這時候就要求同學不要放棄,要沉下心來,讀進題去,這樣的話,把基本的分給拿住,這樣的話,也應該在高考當中達到自己的目的。?

化學試卷分值分布情況?

李曉波:化學考試也是8道選擇題,每一題6分,選擇總共占48分。后面有4道大題,25題一般是有機大題,15-16分,26題通常是無機元素推斷題,也是15-16分,27題是元素周期推斷題,分值在15-16分之間,最后一道大題往往是綜合試驗和計算,分值也是在14-16題之間,4道大題總分是60分。?

化學沖刺階段復習重點詳析?

李曉波:復習重點是基礎主干知識,每年高考考察的知識80%來源于教材,也就是基礎主干知識,就模塊來說,電化學、鹽類水解,在化學基本概念當中,各種用語,像酸堿鹽、氧化物、以及五式。然后25題是專門一道有機大題,這塊也是專門的知識。對于無機部分,元素和化合物當然很重要,如果算計分值的話,在無機部分元素化合物部分108分中能占70-80分。還有試驗,這些都是同學要注意的。重點知識每年都是這些知識考來考去,如果論起難易程度,有機這部分有的同學可能覺得比較難,但是有機相對而言它的分值在108分占到20-30分之間,這個分數(shù)基本上還是能夠拿到手的,也就是說要求自己在平時復習的時候,對歷年的高考題,還有各個城區(qū),還有這幾次模擬考試當中出現(xiàn)的有機題,把它的題型把握住。具體到有機題型當中,前幾問,這些知識是應該必須能拿到手的。最后一兩問會有一些信息給予題,你要根據(jù)它所給你的信息來寫出它所需要讓你寫出的物質(zhì)的結構式或者結構簡式。有機題的分數(shù)15-16分之間,希望同學能夠把它拿到手。?

對于無機部分,內(nèi)容比較多,像物質(zhì)的量,就是關于阿孚加特落常數(shù)的考察,這一道題6分,如果平時注意多加練習,應該是能夠拿到手的。理論部分,像電化學當中的電解池和原電池這部分,說起來比較難,但是規(guī)律性很強。比如向原電池、電解池可以對比把電極反應以及溶液PH值的變化,各電極質(zhì)量的變化,以及電子的運動方向,這些基本規(guī)律如果能夠在平時復習的時候多加注意,落到實處,我像這部分題也是能夠得分的,它也是每年高考的重點內(nèi)容,肯定要考。?

另外關于和平衡有關的鹽類水解、電離平衡也是必考內(nèi)容,并且這部分知識往往有時候和電化學結合到一起,因為都要用到電解質(zhì)溶液。關于鹽類水解,那些重點的離子,例如鐵離子、碳酸根離子等等,這些離子的水解方程式,以及他們對溶液PH值產(chǎn)生的影響,都是同學平時復習的時候要密切注意的,一定要把它落到實處。?

鹽類水解這部分也是每年必考的內(nèi)容,對方程式的書寫以及對你所熟悉的一些重點的溶液,例如像碳酸鈉溶液、氯化銨溶液,這些溶液當中的離子濃度順序必須要把握清楚。在電化液這部分以及鹽類水解這部分綜合提示比較多,它屬于比較難的題,但是里面也有一部分基礎知識是可以拿分的,在平時練習的時候,一定要多注意。?

對元素周期率這部分,在選擇題當中也是往往要考到一道元素周期推斷的選擇,它主要結合元素周期表你是否熟悉,元素周期率你是否能夠落到實處。在27題這個大題當中,也專門要考察元素周期的推斷,但是其實27題主要考察的是無機元素化合物的知識,它只是引子元素周期,就是用周期表中元素的位置以及電子層以及它的一些特殊性質(zhì)來作為引子引入,但是那道題通??疾斓亩际侵匾氐膯钨|(zhì)以及化合物的知識,這些必須要落到實處,說白了就是方程式必須會寫。這是平時復習當中必須注意的,如果沒有方程式,好像化學學科也就沒有再多的東西了,這是必須要會的,不能有任何折扣。?

平時復習的時候,多注意把自己做過的一些題拿出來,再好好看一看,當然這個地方要注意,不要過多地去分析錯誤,最終落實的是要記住這個知識點怎么說、怎么講、怎么寫是正確的,這一點也是請同學自己在復習的時候要多注意。?

其他的像目前這幾年高考環(huán)境問題也是一個特別注意都考察到的方面,像鳥巢所用的材料已經(jīng)考察過了,還有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超導體材料,其實這些東西同學一見可能覺得很陌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仔細去讀題,以及弄明白他問的是什么,你會發(fā)現(xiàn)其實這些知識都是舊知識,它用新東西來考察你,不要被它嚇住,需要自己仔細讀題,把它和你學到的頭腦里已經(jīng)有的知識網(wǎng)絡聯(lián)系起來,就能夠順利解決它。?

化學迅速提分技巧?

李曉波:想更快地提高成績,關鍵還是對基礎知識的把握,也就是通過這么長時間的化學學習,好多同學應該已經(jīng)對化學知識形成了一個基本的知識網(wǎng)絡,但是我想這里面知識網(wǎng)絡構建得還不是很全面,還是有斷的地方。在這30多天的時間當中,要重點把基礎主干知識,說白了就是重要物質(zhì)的化學性質(zhì)、物理性質(zhì),重要元素的物理性質(zhì)、化學性質(zhì),把它更好地織成網(wǎng)絡。什么意思呢?自己在復習的時候,可以試著這樣復習,例如對硫酸的性質(zhì),其實主要考察的是濃硫酸的吸水性、脫水性、氧化性,但是別忘了,在試驗當中,在試驗考察當中,專門有一個考察點就是對干燥機的選擇,濃硫酸由于它的吸水性可以做干燥劑,但是它是液態(tài)干燥劑,既然說到液態(tài)干燥劑你就可以想到固態(tài)的干燥劑。也就是可以把所有的重點物質(zhì)串聯(lián)到一起進行復習,你頭腦里會覺得對這方面知識很自信,無論在哪個方向考察我都很自信。?

還有,如果想盡快提高成績,還是注意要多落實,因為高考畢竟我們是要拿筆把他寫到試卷上得分,而不是憑空想象。也就是自己在平時復習中要多動筆,尤其是對化學語言的規(guī)范書寫,單位的應用,以及字跡的清楚與否,其實都是高考的考察內(nèi)容之一,平時一定要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就是書寫要準確,語言要規(guī)范。?

然后還是要多問,說白了就是多聽老師的話,多跟老師走,我想老師畢竟是引路人,他對高考的把握比我們要清楚得多,這樣的話,如果盡力做到這幾個方面,我想對自己成績的提高會有比較大的幫助。?

化學實驗題解題思路分析?

李曉波:試驗題對大部分考生來說是比較難的,因為對試驗目的的考察有時候同學掌握得并不是很清楚。為什么呢?綜合試驗是以我們所練習所做過的各種基礎試驗,比如氯氣的制備,氧氣的制備等為基礎,但是由于綜合性比較強,往往在綜合試驗當中,還會出現(xiàn)新物質(zhì)的制取,新物質(zhì)往往有時候會讓同學感覺到非??膳拢瑥膩頉]有見過這樣的物質(zhì),并且給的方程式讓同學感覺也很陌生。但是仔細去讀題,因為在制備新物質(zhì)的時候,所用到的各種試劑都是我們所熟悉的各種試劑,如果仔細讀題,仔細看看它問什么,你會發(fā)現(xiàn)它所問的,所要求你寫的,都是我們學過的已經(jīng)掌握的那些舊的物質(zhì)的性質(zhì),而不是新物質(zhì)的性質(zhì)。做好綜合試驗,不要被它嚇住,仔細讀題是一個特別關鍵的地方。還有一定盡量去把握出題人的目的,他到底想讓你做什么,想讓你答什么,想讓你寫什么。當然,想答好試驗題,對于試驗的基本操作,比如器皿的檢驗,可燃性物體的純度檢驗等,這些重要物質(zhì)的檢驗必須清清楚楚。還有一些很重要的有機物,比如淀粉在水解以后,葡萄糖當中醛基的檢驗,這里都有一些小圈套,無論是在選擇題還是在綜合試驗里面,往往有時候讓你進行書寫。一定要把它落到實處,對試驗的基本操作,以及對重要物質(zhì)的檢驗,爭取自己平時多寫一寫,哪怕拿嘴說一說,也比只想要好。?

優(yōu)等生化學提分攻略?

李曉波:如果平時基礎不錯的同學,在這段時間里,還是應該多注意基礎知識,不要讓自己的基礎知識有漏洞。因為高考題說容易不容易,說難也不是很難,有時候問得非常巧妙。第一點無論平時做練習還是模擬的時候,還是做各種考試的時候,首先把題先讀懂,然后盡量拿自己所學到的那些基礎知識去聯(lián)系,去往上靠。有時候題讀不懂也不要害怕,看一看里面有沒有自己熟悉的物質(zhì),或者是話語,拿它和自己頭腦里所有的已經(jīng)形成的知識網(wǎng)絡、基礎知識進行聯(lián)系,做到靜下心來,把題意讀懂,我想當時能夠得到一定的分數(shù)。?

平時復習的時候,還是注意對這幾大塊知識,例如像有機部分的官能團的性質(zhì),官能團的檢驗,對無機部分各族,這些重要物質(zhì),例如像二氧化硫,肯定是年年要考。如果說到三價鐵離子、二價鐵離子,能不能把所有有關的物理性質(zhì)、化學性質(zhì)都說出來,就是盡量彌補自己的知識漏洞,平時復習的時候多注意這方面。?

對那些難題,可以適當做一做,不要過多地去摳這些難題,這些難題有時候里面需要用到一些比較特殊的解題技巧和解題方法。尤其是針對計算題,如果沒有掌握到這種特殊的技巧和方法,你會發(fā)現(xiàn)當時做十分鐘可能才能填一個空得2分,這些題平時也注意不要費特別大的工夫,如果想要掌握它,就把平時老師講的方法掌握好就可以了。還有8大題里面涉及到的基礎知識占到85分左右,把它把握住,我想你的成績不至于會沒有迅速的提高。?

化學考試出題熱點預測?

李曉波:化學中的熱點,這幾年如果綜合看下來,環(huán)境問題是年年要考量的內(nèi)容,如果不是環(huán)境,那么肯定就是在一些重大活動當中所用到的一些新材料。但是每年的題型一般會出現(xiàn)在選擇題的第一道。環(huán)境問題在考試的時候,里面會涉及到一些小圈套,舉個例子,像二氧化碳,它是會帶來環(huán)境問題,但是它不是污染氣體,這個有時候同學容易忽略,在這次一模當中都出現(xiàn)這個問題,這是同學復習的時候需要注意的地方。對于真正的那些白色垃圾,我想考察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在有機部分,讓你去合成的新的物質(zhì),往往也會和現(xiàn)實生活當中一些物質(zhì)聯(lián)系到一起,這也算是近來高考有機化學的一個趨勢。?

對于無機部分,也是主要的一部分,我想對電化學以及離子平衡會結合在一起,這也應該算高考熱點之一,年年都是重點內(nèi)容,重點及熱點,熱點及重點,這是毫無疑問的。?

對試驗題,還是以常見的氨氣、氯氣、氫氧化鋁兩性也是高考的熱點知識之一。其他的像物質(zhì)的量這部分,氧化還原這一大塊知識,在選擇題里肯定都是要出現(xiàn)的。以上就是高考年年會基本出現(xiàn)的熱點,就是這么多內(nèi)容。?

生物沖刺階段復習方法?

馬培梅:剛剛主持人也說到,生物算是理科當中的文科。實際上在高中階段和初中階段的確有那么一點意思,真正到了大學以后,大家會發(fā)現(xiàn)化學、物理、數(shù)學都是為生物做后備的。目前來看,的確有一些同學,如果基礎不是特別好的話,這會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可以背一些基本的概念、基本的術語,包括一些結論性的句子。但是僅僅這被背是沒有用處的。比如去年北京市高考題當中有14個空直接的答案就是課本上專業(yè)性的術語,但是有些學生就這樣的一些概念術語卻拿不下分來。就是當你把這個東西用到新的情境當中,必須要有知識遷移的能力。所以說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我不太贊同這個觀點。?

在考試說明當中,生物列了一個知識內(nèi)容表,如果考生翻開考試說明可以發(fā)現(xiàn),它把生物學可分成了六大部分。第一部分就是生命基礎,包括化學元素、化合物以及細胞這部分內(nèi)容;第二部分是新陳代謝部分;第三部分是生命活動條件;第四部分是生命的延續(xù),包括生殖、發(fā)育、遺傳與變異;第五部分生命與環(huán)境;第六部分試驗及探究性。一般來說,如果最后階段要重點復習的話,應該把重點放到考試說明的能力要求,如果我們把每年的高考卷重疊起來看,分析一下會發(fā)現(xiàn)選擇題一般會出現(xiàn)二級能力要求上,大題會出現(xiàn)在三級能力要求里。生物的三級能力要求總共有14個,這是北京教育院給的考試說明,全國的大綱有所區(qū)別。這14個三級能力要求的問題,如果我們再給它分到各個單元的話,會發(fā)現(xiàn)代謝占了5個,當然我們是把選修本里面的微生物拿過來了,一共是5個,所以代謝肯定是一個重點,14個里面占了5個。然后遺傳當中占到了4個。另外就是試驗的考察占了4個。這些加起來是13個,因此在復習過程當中,新陳代謝、遺傳變異以及試驗應該是重中之重。?

但是并不是說其他的方面不考,當然每年的大題當中,三級能力考察不是說每到題都是三級能力要求的,也會帶一些一級能力要求的問題、二級能力要求的問題。?

馬培梅:各地方現(xiàn)在包括北京各區(qū),以及全國各地剛剛完成了模擬考試。首先考生跟家長應該先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包括對模擬成績要正確地認識。我感覺這個成績可能并不是主要的,對考生和家長來說,要從這個試卷中發(fā)現(xiàn)問題,比如生物試卷,在閱卷當中,我發(fā)現(xiàn)了一些考生的問題,我說一說,讓大家也看到自己是否存在這些問題。?

一個是很多學生對基本的概念把握非常不好。舉個例子說,海淀區(qū)這次一??荚嚠斨谐霈F(xiàn)一個題,說細胞膜選擇性地吸收礦質(zhì)離子,比例是不一樣的,為什么,這表達了細胞膜具有什么性,很多學生看到什么什么性,就開始寫了半頭性,在生物學上有這個概念,實際上它提到了選擇性地吸收不同離子的,就說明它有選擇性,學生對這個題的理解是有誤解的,一看這個題隨便就填一個東西,就很難得分。針對這樣的問題,考生最起碼應該做到每一單元當中有哪些基本的概念,你要真正地去理解、把握、領會這些基本概念,什么時候可以用,什么時候不應該隨便瞎用。?

其實生物學里面專業(yè)的術語特別多,每一章列出來都會有幾十個,考察得比較多的,比如像第一章里面的全能性,有絲分裂前期、中期、后期都考過。在寫的時候規(guī)范性就很重要,比如有絲分裂中期,有的學生寫有絲中,這樣高考中就沒有分,所以不僅要熟練,而且要準確地寫出這個概念。?

第二個問題,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這個問題可能會,也懂,如果把題發(fā)下來再讓他做一遍,也不至于丟這么多分,這樣的現(xiàn)象讓很多家長和學生感覺挺虧的,也是在高考當中失分最讓人痛惜的情況。這個情況反映的是考生審題情況不夠,就是獲取信息能力的考察。獲取信息的能力是高考對學生比較重要的能力考察。不光生物如此,物理、化學都是如此,都會設一些題,像李老師剛才說的,是一些圈套,這些圈套就等著學生往里鉆,一不小心學生就錯了。?

舉個例子,去年的模擬題中,有一個題,問合成多肽的過程中,某個基因是什么,基因是雙鏈的,所以學生寫出來是兩個多肽酸鏈的結構,但是有1/3的考生寫的是一條鏈,其實他所沒有看到的就是基因的鏈,還有學生寫的是RNA上的核苷酸系列。放到今年,還是這個知識點考察,可是把這個題稍微一改,改稱了模板鏈,這個時候就不能寫成雙鏈。?

像東城區(qū)的模擬試題當中有這樣的題,它明確在題目當中告訴我們小麥種子的顏色是由種皮的顏色決定的,其實這個信息就告訴我們,我們看到的小麥是白色的還是乳白色的,是種皮來決定的,如果考生看不到這個信息,愣是把顏色想象成是胚乳的顏色,那整個題就沒法做了,所以這種審題是非常關鍵的。?

第三個問題,學生答題不夠規(guī)范,不會使用學科術語。咱們知道物理上的學科術語肯定就是物理的公式,化學上的學科術語就是化學方程式,生物上也有它的學科術語。學科術語用不對,答案肯定就答不到點上,在判卷的時候,那么大熱的天,讓那么多老師坐在一個屋子里面判卷是很辛苦的事情,所以應該用最少的語言答最多的信息,要簡潔、明了,直接命中這個題,直接用術語答題。?

舉個例子,我們在課堂上經(jīng)常會去糾正學生這樣的問題,比如胃蛋白質(zhì)PH值的改變,從0降到10,活性會怎么變化,實際上活性是不變的,由于酶結構被破壞,所以酶失活了。但是有些學生會自然而然地喊出一句“酶死了”,這樣的問題如果到考卷上是會出問題的,很不專業(yè),根本就沒有使用生物學的術語。?

答題不夠規(guī)范還反映在一些其他的方面。比如學生不會答題,他不知道一個答案寫到考卷上去,應該從哪些方面說。舉個例子,曾經(jīng)有這樣的考題,某個人為了減肥,不吃脂肪,只吃米飯,但是依然是胖了,問為什么。其實這在生物學上,看似是一個生活中的問題,實際上就是考察生物學里面物質(zhì)轉(zhuǎn)化問題,為什么不吃脂肪,體內(nèi)的脂肪卻增多,導致人肥胖。說這個原因的時候,從答題的角度來看,是答脂肪增多的原因,應該從來源多、去路少兩個方面去答。來得多,脂肪利用得少,從這兩個方面去答,所以正確的答案是,吃的米飯轉(zhuǎn)變成了多余的脂肪,因為在生物學里面,血液當中的葡萄糖,用不了的,除了合成糖元之外,還要轉(zhuǎn)變成非糖物質(zhì),就是多余的糖類轉(zhuǎn)變成脂肪。另外一個方面是去路少,就是你攝入的能量大于使用的能量,懾于的大于利用的內(nèi)量,這兩個方面答出來了,才能得一個空的2分。多數(shù)同學只答出了前面的,去路少沒有答出來。手松的老師可能給你一分,手緊的老師就不給你分。?

這個題可以擴展一下,還是一個人減肥,不吃脂肪類的食物,他知道米飯吃多了也會長胖,他就吃以蛋白類的食物為主,會不會長胖。其實也會長胖,答案一樣,照樣可以這么答,蛋白質(zhì)在體內(nèi)吸收之后,照樣可以轉(zhuǎn)變成脂肪。另外一個答案,跟剛才一模一樣,攝入的能量大于利用的能量,導致肥胖。答案不全面一個是不會使用專業(yè)術語,一個是答題不夠全面。再一個是學生平常利用當中沒有注意標準地使用語言,因為近幾年是原來的老教材向新課標教材跨進的時期,尤其像北京比較后期跨入新課標的城市。新課標跟老教材有個銜接,很多同學沒有看過新課標的教材,第一課就提到了自變量、因變量之間的關系,這種題大家要注意,隨著自變量變化,因變量怎么變。做這類題的時候,答案要注意規(guī)范,一定要答上隨著什么的改變,什么的數(shù)值怎么變。?

比如舉個例子,西城區(qū)的考試題里面,考到了種植密度和農(nóng)作物產(chǎn)量之間的問題,這個問題很多學生在答的時候只答了單個豆莢所結的種子數(shù)目變多,而沒有答到自變量,就是種植密度。自變量是種植密度,因變量就應該是豌豆的種子數(shù)目,答這個題,要我們答出它的規(guī)律,從上面表中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是什么,正確答案是隨著什么的改變,什么的數(shù)目怎么變,套進去就是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在一定范圍之內(nèi),豌豆的數(shù)目單個豌豆豆莢當中所結的種子的平均數(shù)目增加,所以一定要答出自變量和因變量之間的關系來,這是同學們答題的時候要注意。?

總結一下,就是注意用術語,注意前因后果,注意全面,注意自變量、因變量的關系,注意來源和去路。?

生物如何避免不必要的丟分?

馬培梅:對于基礎比較弱的同學,丟分比較多的是概念性的問題,答題不規(guī)范、不全面的問題肯定就更多了。對于基礎稍微好一點,能夠考到50分以上的同學,因為生物是72分,考到50分以上的同學來說,可能概念性問題出錯就少一點,答案不規(guī)范是一個方面,出得比較多,再一個就是試驗方面,尤其是對試驗結果的預測、試驗步驟的設計,在這些方面丟得比較多。?

生物實驗題注意事項?

馬培梅:試驗在生物學里面,我們知道生物是以試驗作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學科,所以試驗在生物學里面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每年在各地區(qū)的高考題當中,試驗都占到1/3的分數(shù),我們北京卷里面大約占25-30分左右,有時候還會多于1/3。從高中生物來看,生物當中的試驗可以從這么三個方面去看,一個是課本當中列出來的,學校里老師帶著做過的試驗,以及研究性的課題,這些東西我感覺最同學們來說應該注意哪些問題,一個是做這些試驗的原理,因為原理決定思路,思路決定你要寫的步驟,原理還決定這個試驗要觀察的結果是什么,最后得出來的結論是什么,所以要注意試驗的原理,注意試驗操作過程當中的方法,以及一些器材的使用,以及一些試劑的使用,還有得出來這個試驗結果之后,你如何利用生物學的原理去解釋。這是課本上的試驗。?

在生物學當中,因為我剛才說生物學是建立在試驗基礎上的自然學科,所以經(jīng)過一些科學家做過經(jīng)典試驗也是相當關鍵的,比如每年生物考題當中,不管是試驗題還是大題,一般都會考到遺傳,而考到遺傳就不能不重點看遺傳學之夫孟德爾所做的試驗,像基因的分離定律、基因自然組合定律,是以豌豆的雜交試驗提出的,所以對孟德爾的豌豆雜交試驗一定要非常清楚,對試驗的步驟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一定要非常清楚,像這樣經(jīng)典的試驗,到高考當中做題的思路,它為我們指出一個思路、一個模板,到高考當中我們遇不到一個做過的試驗題,它一定會設立一個新的情境,一個新的材料,按照已經(jīng)有的試驗的路子去設計。這是課本上隱含的試驗。?

第三個方面,特別要注意的就是試驗設計題,對于考生來說,試驗設計題可能相對比較棘手,也是水平相對高的學生失分的重點。其實試驗設計題往往在考察的時候,也往往有重點考察的地方,比如會重點考察試驗材料的選擇。試驗材料的選擇,隨手就可以舉一些例子,比如有絲分裂的觀察試驗一定要選擇能夠進行有絲分裂的地方。比如要鑒定蛋白質(zhì)的時候,我們一般選擇含蛋白質(zhì)量比較多的,像大豆的豆醬,要用雞蛋清,但是要充分稀釋。?

?? 另外要注意的就是試驗變量的處理,就是設計那部分,變量的處理要遵循一些原則,一定要注意單一變量的原則、等同性原則,處理這塊是同學們比較容易錯的地方。比如去年北京市高考有一個題,要大家在一個培養(yǎng)皿當中設計三個不同的組,很簡單,就是一個批判皿里面設置三個不同的組點種菌種。?

?? 第三方面就是試驗結果的預測,實際上試驗結果的預測跟試驗目的有關系,試驗目的決定你要用什么樣的變量處理,什么樣的變量處理決定你的試驗結果是什么樣的,對這個結果要怎么解釋呢,就可以用生物學上的一些原理去解釋。對于試驗題,這樣的復習就屬于相對來說比較高能力的要求,他的水平一般要到60分左右的學生,在后期要加強試驗題的復習,因為它占的分數(shù)太多了,我們丟不起。

生物出題熱點預測?

馬培梅:生物學它是跟人關系非常密切的學科,跟人類的生活、跟人類的生產(chǎn)實踐密切聯(lián)系的科學,所以歷年來的熱點問題主要應該集中在這些方面,比如農(nóng)作物的產(chǎn)量,考到生物題里就是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還有環(huán)境問題,環(huán)境問題是全世界關注的問題,環(huán)境問題應該是生物學第二冊課本當中最后一章,生態(tài)和環(huán)境的保護,單獨出環(huán)境的題似乎比較少,它會與微生物的問題結合,因為微生物屬于三級能力的要求,還有與人體健康的關系,因為生物學這個學科也有一個重要的使命,就是幫助學生建立一定的積累生活的經(jīng)驗,比如能夠?qū)ψ陨淼慕】涤幸欢ǖ某WR性的東西,像人類健康問題就應該想到三類營養(yǎng)物質(zhì)的代謝與人體PH值調(diào)節(jié),人體的免疫問題。今年免疫我感覺自從非典發(fā)生以來,一直是非常熱點的問題。加上今年的豬流感問題,所以免疫問題也不容忽視。其實考到免疫,考到豬流感,考到SARS都是一樣的,它會給你的起點很高,但是落點會比較低,情景問題是課外的,但是真正考察的問題還在課內(nèi),這種問題真的不需要大家去擔心,應該是屬于比較容易拿分的題。?

如果考到流感、SARS之類的東西,肯定會考病毒,病毒的結構、病毒的復制,會考身體的免疫、細胞免疫、體免疫、疫苗研制等等,疫苗研制也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如果有了,我們也就不用擔心豬流感這樣的問題了。?

熱點還應該關注一下每年的諾貝爾獎,還有比如人類的一些疾病問題,就是這些。?

理綜應試如何合理安排時間?

杜慶才:做不完分為兩種情況,一個是基礎好的,還有一種是基礎差的?;A好的如果做不完,可能是熟練程度不到,基礎差的可能那到題本身就不會,給你足夠的時間也做不完。所以這時候應該分為不同的情況。?

基礎弱的同學,給你足夠的時間,你肯定有不會的題,這時候就應該知道高考的題,并不是每道題為每一個學生做的,都是有選擇性的,因為高考本身就是選拔人才,這時候要懂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寧可做280分的題得250分,也不要做300分的題得200分,這是最主要的,也就是不要和某些題較勁。?

對于成績好的同學,這時候要注意時間的合理分配問題。理綜是150分鐘300分,這時候作為1分鐘2分來說,時間要注意合理安排。一般情況下選擇題40分鐘左右比較要完,選擇題按照難易程度安排的,后面肯定有一兩道比較難的題,這時候如果牽扯時間太長了,必須放一放,最后剩余時間回來再做。至于大題在做的時候,也要注意合理分配時間,不要因為某一道題而耽誤了后面,也就是必須盡快地把你熟悉的題做完了,然后再回來攻克這道難題。至于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這是一種感覺,大部分同學是按照順序來做,但是也有一部分同學覺得我哪一科比較好,先做哪一科,這個要根據(jù)個人的不同情況,在模擬訓練當中,在平常的聯(lián)系當中,找這種感覺,看哪種對自己最合適。當然基礎好的做不完,還是熟練程度不到,還應該大量練習,這是主要的。?

李曉波:基本上就是這樣,成績好的自己在做題的時候,在平時練習的時候,就得對那些大題有感覺,讀完以后,就應該知道自己能不能把它順利拿下,如果覺得不行,就必須有一個衡量。也就是剛開始拿到卷子的時候,對11道大題通讀一遍是比較好的方法。?

馬培梅:我稍微補充兩點,一個是心態(tài)很關鍵,尤其在高考當中,坐到考場上,沒有不緊張的,所以其實高考是實力加心態(tài)的考試,光有實力,心態(tài)不好也不行,針對這一點,考生應該注意,如果你感覺這個題把你卡住了,它其實已經(jīng)卡住了絕大多數(shù)人。我有個學生在周記里這么說,我以百米沖刺的速度沖進考試,結果第二題就卡住了。我看完他的周記之后,就問同學,以百米沖刺的速度進入考試的舉手,大部分同學都舉手了,我再問第二題就卡住的有哪些,就有四個人舉手。這個同學就灰心了。然后我問你們都是哪一題卡住的,他們說是第一題卡住的。?

有人說得理綜者得天下,有些學生就愛跟物理較真,可能物理平時學得比較好,但是即使你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物理上,你最多也只能拿120分,所以時間的合理分配非常關鍵。有些學生要拿到力所能及的分數(shù),放棄那些力所不能及的分數(shù)。其實生物學科在三科里面屬于比較簡單的學科,但是比較可惜的是,高考題把生物選擇題放最前面,學生剛進考場還沒進入狀態(tài)就開始做生物題,所以盡管生物題最簡單,但是出錯率是最高的。然后又把大題放到最后,等到物理、化學把時間占得差不多了,再來答生物,顯然就影響了分數(shù)。提醒考生,平常練習中要現(xiàn)實練習,最起碼要留出20分鐘到25分鐘時間來做生物大題。三道生物大題,絕大多數(shù)同學是看完題就能有答案,不像物理要有一個嚴密的規(guī)劃,要用一個推理過程,而且一步一步的思路相當嚴密才可以,生物不存在這個問題,所以要留出時間來給生物。?

還有一個小的竅門,全國卷不存在這個問題,北京卷存在這個問題,北京卷為了減少學生的空答率,把31題設置得最簡單,31題有時候難度能達到0.8,也就是80%的學生都能拿到這個題的分數(shù),因此如果你一看時間不夠了,不妨做完29題、31題,回來再做30題。?

主持人:這也會讓考生走出考場有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

馬培梅:對,我做完了。?

主持人:今天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們的話題到此結束,非常感謝三位老師,也非常歡迎廣大網(wǎng)友到騰訊高考,那里有很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