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附屬中學 馬燕 范存智

?? 試卷有哪幾種模式?

1.全國卷?

第一種:與2004年全國卷一樣有六大題型,即聽力、單項選擇、完形填空、閱讀理解、短文改錯、書面表達;?

第二種:采用1996年卷式,含單詞辨音5個、單項選擇15個、完形填空20個、閱讀理解5篇、對話理解篇(一篇對話中有五處空白,從所給的七句中選擇五個符合文意的選項)、單詞拼寫10個,給出首字母或給出中文10個、短文改錯10行、書面表達一篇。?

2005年全國共17個省區(qū)使用全國卷,他們分別是:黑龍江、吉林、河北、河南、內蒙古、山西、陜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西藏、四川、貴州、云南、廣西、海南。各省區(qū)具體選擇哪一種試卷,不由考試中心定,而由各省區(qū)的考試招生主管部門決定。但必須從《考試說明》所給的兩份樣題中確定一種,且不能更改。?

那么,出現(xiàn)兩種不同類型的試卷,其效度、信度值會科學嗎?事實上,之所以會這樣,還是因為一些省市的教師、家長、學生有此要求。由于地區(qū)差異,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平均、教育水平的不同、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普及程度的不同,有些師生希望暫緩實行聽力考試。為使各取所需,才有此方案。另外,教育部對各省、直轄市、自治區(qū)的錄取人數(shù)的分配會有個規(guī)定額,原則上不會更動。因此,不論是自主命題,還是全國卷中的某一份,滿分都是150分,都是計入到各科總分中,都是從高到低錄取。所以不會出現(xiàn)大家所擔憂的難度、效度、信度和區(qū)分度的不同,因而影響到高校錄取的現(xiàn)象。?

2.自主命題卷?

2004年獨立命題的11省市及2005年新加盟的魯皖贛三省共14個省、直轄市自己命題。北京與上海的題型仍與2004年一樣,難度也不會加大。其他省市的試卷,共性是都有聽力、單選、完形、閱讀、書面表達五種題型。至于短文改錯題,北京、上海以外的12個省市中,有些地區(qū)可能會做調整,怎樣調,分別由這些省市的招考主管部門定。?

不機械理解填空示例?

2005年高考英語大綱所給的題型示例中有填空題項,這雖然是今年大綱的一個引人注意的變化,但只要仔細研究教育部考試中心所給的全國卷樣題的說明就知道,作為大綱,考試中心提綱挈領地指出聽力題可采用的方式,如果真想變做填空題,也不能是那種對號入座的形式。至于自主命題的省市,如果在試卷中采用填空題項,最大的可能就是北京高中會考和上海高考試卷聽力題項的填空模式。也就是說,考試大綱中給出了填空題項,僅僅是為那些自主命題的省市在聽力題方面提供的一種選擇,使用全國卷的省市不會有填空題出現(xiàn)。?

在考綱的填空題題型示例中,短文以“Man”開頭,意為Man說的話。一個最能說明問題的事例就是高三課本中,每個單元后邊的“LISTENING”了,哪個單元的聽力練習不比大綱示例中的需要填出的單詞的難度大?有鑒于此,把填空的內容簡單地理解為照方抓藥式的填詞,而沒有理解到是涉及到與聽力有關的內容是失之偏頗的。再有,大綱中使用了“多項選擇式完形填空題”的說法,有人詮釋說每一題的選項不止一個,這純粹是誤解。如果試做一下示例中的題,就會發(fā)現(xiàn)每道題只有一個最合適的選項。若問這種說法的由來,很可能源自英語中的multiple choice。簡而言之,只有一個答案正確。?

試題趨于科學合理?

我們相信,2005年高考的英語全國卷會更科學合理,自主命題省市的命題組也會認真聽取各界意見,橫向比較2004年的15份試卷,即全國4份卷,自主命題省市的11份試卷的共性與特性,根據(jù)自己的教育測量研究成果,并結合自己省市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試卷的命制。具體怎樣命制,有些省市的考試機構的負責人和學科負責人,以及一些專家和中學教師代表已有所考慮。天津市建議“書面表達部分可適當增加開放性,使需要考生構思的內容更多一些”。浙江省要“著眼于新的《課程標準》。要在題量、詞匯和閱讀策略等方面向新《課程標準》靠攏,進行平穩(wěn)過渡”。福建省認為“不宜在考查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試題上過大降低難度,尤其不宜在完形填空和閱讀理解,特別是閱讀理解方面過大降低難度”。湖南省建議本省試卷的內容和形式應逐步與新教材、新課標接軌,書面表達應加大開放力度。廣東省希望在適當?shù)臅r候著手考查考生英語的口頭表達能力。重慶市明確提出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查應該貫穿在試卷的整體設計和各個小題(含語言知識題)的編制過程中。?

總之,2005年高考英語試題在難度、考查點等方面與2004年相比是相對穩(wěn)定的,全國考生及各地高三教師應不猜題、不押題,不曲解考綱示例中的形式和內容,按原有的正常軌道從容應對,認真復習,順利通過2005年英語考試是有把握的。?

來源:《中國教育報》2005年3月30日第7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