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高考語文評卷組顧問、特級教師劉新生談高考作文得分

????高考各科的科目中,歷來被認(rèn)為最難把握的是語文試卷中的作文。從幾年的高考作文來看,越來越開放的作文文體的選擇讓人目不暇接,考生選擇哪一種文體才能在作文考試中拿高分?就此問題,9日,記者采訪了連續(xù)8年擔(dān)任我省高考語文評卷顧問的特級教師、哈師大附中教務(wù)主任劉新生。?

 ?記者:記敘文、議論文、小小說、詩歌、散文等文體中,對考生來說哪一種文體容易得高分??

 ?劉:作文的文體因人而異,同時也有評卷教師的好惡。一般評卷老師容易欣賞小小說和敘事類文章。在高考中有兩類文體容易得高分,這就是敘事寫人的簡單記敘文和言理的議論文。在考場上的作文基本上都是簡單記敘文,拿高分的敘事寫人的記敘文作文應(yīng)當(dāng)是親身親歷,有真情實感,事例典型而非大眾化。此外,得高分的議論文是對某事有真知灼見,開口雖小,但挖掘頗深,思路清晰,見解深刻,語言言簡意賅。?

 ?記者:高考作文一般是50分的基礎(chǔ)分,另外有10分的發(fā)展等級分,這10分評卷教師如何給出??

 ?劉:剛才我說了,,考場上的作文這兩種文體就是看能不能把一件事說明白,把一個道理講清楚。敘事要翔實,如歷歷在目,言理鞭批入理,抒情情真意切,這樣的兩類文體容易得高分。此外,好的文章在很多方面都是突出的,至少是在某一方面是很搶眼的,60分的作文,10分的發(fā)展等級分是鼓勵學(xué)生的自我意識和自我思想的一種創(chuàng)新。?

 ?記者:敘事寫人的記敘文容易得高分,為什么敘事類文章不容易得高分??

 ?劉:敘事類文章容易入套子,尤其把以前報刊上的文章改頭換面、襲用、缺乏真情實感,容易被視為抄襲類文章。另外,抒情散文、詩歌、雖然情感充沛,但容易空洞、空泛,也不容易得高分。在議論文的寫作上,有不少學(xué)生走程式化道路,寫成了議論“八股文”,缺乏新意,不容易得高分。?

 ?記者:在作文寫作上,一些學(xué)生認(rèn)為標(biāo)新立異、觀點出新容易得高分,您如何看??

 ?劉:每年都有一些“出新”的考生,甚至有的考生一味冒險“出新”,整個立意與高考作文出題的意思相左,這樣就不能獲得高分。作為教師,我認(rèn)為考生應(yīng)該在作文中盡量求穩(wěn),求實,不要弄險。因為,高考一年就一次,應(yīng)該珍惜,千萬不能為了所謂新、奇、特而失去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