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免費的高考經驗交流的公益講座在王府井書店六層舉行,主講人是清華大學的三名大一學生:姜佳立、李玲、李響,他們分別是去年上海市、重慶市和吉林省的高考理科狀元。這場特殊的高考經驗交流會吸引了三百多名高中家長和學生。

交流會現(xiàn)場氣氛很熱烈,開始,家長不停地往臺上遞條子,問問題,后來干脆就改為爭相舉手提問了。家長的問題也很廣泛,“大量做題好不好?”“高考前怎么安排睡眠?”“孩子的學習成績時好時壞有起伏怎么辦?”幾名大學生是有問必答,態(tài)度非常誠懇。他們分別結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具體做法來回答這些家長的問題。

■孩子考試成績不穩(wěn)定怎么辦?

姜佳立認為,學習成績波動時,家長應該盡力開導,解除學生的顧慮,讓學生在考試時能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tài)。

李玲認為,要善待每一次考試,但不要賦予考試太多的含義,考完后,要分析一下,出題的角度,錯題的原因。

而李響說:“我有一個錯題本,每次考試之后,我都把做錯的題登記在這個本子上,同時記下考試的一些感悟、注意事項等,我覺得對下次考試的指導作用很大?!?/p>

■要注重什么樣的考試技巧?

三位大學生一致認為,考試時的心態(tài)是第一重要的,特別是要有自信。李響說,我上高一時數學并不是很好,但有一次考試我數學考了140分,我從此就讓自己相信我數學學得很好,在心里這樣鼓勵自己,數學就越學越好,越考越好。

對于應試技巧,這三位過來人的體會是,有很多人介紹過很多方法,但重要的是要自己消化,變成適合自己的東西才行。比如,有人說,答卷子時要是碰到難題就先要空過去,先做后面的,等把會做的都做完了,再回過頭來做前面不會的題。這個方法李響也試過,但是不行。他說,我把難題放過去后,再做后面的題時老是牽掛著前面那道沒做的題,越著急越馬虎。所以我認為,如果你覺得這樣做會分神,就不一定要用這種方法,我就比較適合一道題一道題挨著做的方法。

答題時計算好時間也是一種方法。李響說,我一般都給自己規(guī)定好,選擇題用多長時間,填空題用多長時間,計算題用多長時間,如果沒有超出規(guī)定范圍的時間限制,遇到難題就可以多想一會兒。

■高考前睡不好怎么辦?

家長似乎都很關心孩子在考前睡不好覺的問題,但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現(xiàn)場大學生的解釋是,高考前一天睡不著是很正常的事情,家長不要過于擔心。

李玲介紹了自己的經歷。高考前一個月,我每天上完晚自習回家后,父母就專門拿出半小時的時間陪我聊聊天,實際上是幫我放松放松,然后我就能很快地睡著。這個辦法很管用。

姜佳立認為,平常什么時候睡,那天也什么時候睡就行了,不用刻意改變,你故意早睡其實也睡不著,還是不要改變平常的生活規(guī)律比較好。

■高三學生是否有業(yè)余時間?

對高三學生是否還有業(yè)余時間這個家長和學生們都很關心的問題,李玲的回答是,我認為也不能老繃著勁。她說,我上高三那年,每周六下午至周日上午是不看書的,我的安排是這樣,周六下午打一小時羽毛球,然后在家看看雜志、報紙。周日上午,把這周做錯的題再看看就行了。適當放松是很有必要的。

■高考前這段時間如何復習?

每天的作息時間一定要有很好的計劃性,這是三位大學生的共識。

佳立說,我的復習方法是每天做一套題,把每一科都做一遍,其實用不了太多時間,我一般是晚上6點至10點上晚自習,回家后11點至12點再看一小時,像英語不用做聽力和作文,語文也不用做作文,這樣的話,每天大概把各科的題做一套是可以做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