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岑系列談:孩子精通英語其實不用許多年
現(xiàn)在的孩子普遍要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所以許多家長都在考慮這樣一個問題:孩子精通英語,到底要花多長時間?
讓孩子精通英語,最好從年幼時抓起
1995年歐洲委員會發(fā)布了一個教育和訓練白皮書,白皮書對歐洲未來公民的外語素質(zhì)提了以下建議:
1.歐洲未來公民未來掌握兩到三門外語
2.第一門外語的學習時間從學齡前3歲抓起,在小學階段打下最堅實的基礎,也就是從3歲到14歲這個年齡段
而就我觀察國內(nèi)孩子學英語的黃金時間為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二年級,即從7歲到15歲。而這個學習的過程是自然而然學成的。一些家長認為8年時間去學英語太短了,其實不然,8年時間,只要認真學習,那學任何一門語言都能像模像樣了。比方說,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每天睡前花20分鐘閱讀英語原版書,每天掌握3個英語單詞,那么到初中二年級他就掌握了9000個單詞。所以說這個進步是飛躍的。
通過文學訓練孩子英語?
臺灣前幾年發(fā)布了一個提升國際競爭力的計劃,臺灣現(xiàn)在每年都有一大批14,15歲的孩子去美國讀優(yōu)秀的私立高中,而這些孩子在14,15歲已經(jīng)讀了20,30本英語原版書,而他們的單詞量已經(jīng)達到1萬以上,他們?nèi)⒓油懈?荚囀且欢]有問題的,而要參加美國的優(yōu)秀高中就要通過SSAT考試。為什么這些孩子的英語成績這么優(yōu)秀呢?因為他們讀了二三十本英語原版書,而這些原版書又主要是文學作品,文學作品的語言是英語民族語言的制高點,是民族語言的結(jié)晶。一個孩子能讀懂文學書的話,他再閱讀其他英語文體,像英語報刊,廣告,英語的國外教科書,英語的國外考試題就易如反掌了。通過文學訓練孩子英語,這時孩子的提高是最快的。而臺灣孩子與內(nèi)地孩子的差異就在于,他們的英語閱讀量比別人大,這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點。
臺灣有本親子書,叫《梁旅珠教養(yǎng)書》,梁旅珠有兩個女兒,他們在高三畢業(yè)時一個進了哈佛一個進了斯坦福。而這本書就記錄了作者培養(yǎng)兩個女兒的過程,其中大量篇幅就是講了如何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培養(yǎng)孩子專注堅持的閱讀習慣。國外教育界有句名言,從小培養(yǎng)孩子專注的閱讀習慣,就等于培養(yǎng)了半個天才。
臺灣有個幼兒園,是哈佛大學畢業(yè)的吳敏蘭女士創(chuàng)辦的,這家幼兒園有個特點,他們有個很大的圖書館,全是英語原版繪本。他們有一個教學活動,老師會在某個時候帶著孩子去閱讀這些書,讀著讀著孩子就讀會了。任何一個良好的結(jié)果,都是一點一點訓練出來的。老師帶著孩子進入英語這片海洋,孩子自己會游泳了,那么孩子的英語就能自我提高了。孩子學英語是在起步階段靠外界扶助,但到后面的階段,他自己就能提高了。
國內(nèi)的孩子學英語,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二年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因為在中國教育語境下,我們還是應試教育。而如果孩子在初三之前打好英語這個基礎的話,那么孩子從初三到高三就非常好走了。而如果初三英語基礎不好,那么初三他要面臨考高中,要面臨數(shù)學,物理,化學,語文,政治,生物,地理等等科目壓下來,而這時如果孩子的英語不扎實,靠斷斷續(xù)續(xù)的補習,那局面就變得非常被動。所以英語學習在十四五歲前解決掉,他既符合孩子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又能讓孩子以后更加主動的應付在中國背景下受教育這么一個局面。>>>李岑老師的節(ji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