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once)劇照)

音樂劇《曾經(jīng)》(once)根據(jù)2007年的贏得奧斯卡獎的同名影片改編,音樂劇《曾經(jīng)》敘述了賣花女被街頭藝人的音樂所吸引,兩人都有著對音樂的熱愛和癡迷。在一次合奏中,他們找到了彼此間驚人的默契。這個發(fā)現(xiàn)讓他們興奮,很快他們找到了另外的一個同伴,組成了一個樂隊,并通過優(yōu)秀的表現(xiàn)得到了專業(yè)人士的肯定。與此同時,愛情也在逐漸萌芽。音樂是這部劇作最大的亮點之一,塑造了極其浪漫唯美的氛圍。

音樂劇《曾經(jīng)》劇中的歌曲皆采用電影版中著名愛爾蘭音樂家格倫·漢賽德(Glen Hansard)和作詞者瑪可塔·伊爾格洛(Markéta Irglová)的原創(chuàng)作品,其中包括《慢慢沉寂(Falling Slowly)》、《如果你需要我(If You Want Me)》、《從天空中墜落( Fallen from the Sky)》以及《曾經(jīng)》等經(jīng)典歌曲。

百老匯音樂劇《曾經(jīng)》精彩片段:

托尼獎是百老匯的最高獎項:托尼獎全稱為安東尼特?佩瑞獎,是由美國戲劇協(xié)會為紀念該協(xié)會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安東尼特?佩瑞女士而設(shè)立的。托尼獎設(shè)立于1947年,被視為美國話劇和音樂劇的最高獎,共設(shè)21個獎項,獲提名劇目均是在百老匯各劇院演出的劇目。1947年4月6日,第一屆托尼獎在紐約市著名的華爾道夫大飯店揭幕,并由佩瑞的好友兼合作伙伴、美國戲劇協(xié)會主席布魯克?佩貝頓主持。當時的決策機構(gòu)6 人委員會聘請了15位專家,通過秘密投票方式選出了獲獎人。從那之后,托尼獎與百老匯的藝術(shù)聲望、美學地位和票房收入等一起,成為全球舞臺藝術(shù)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