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別GMAT邏輯中的垃圾選項
GMAT邏輯中的迷惑和陷阱無疑就是“垃圾”選項,即使對于專門從事考試出題的ETS來說,出題也是一件頗費時間的事情。5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正確,而其它4個選項都是“垃圾”選項。怎樣才能使這些“垃圾”選項迷惑考生,達到以假亂真的目的呢?編一個錯誤的選項容易,但要迷惑考生卻是不易。ETS有一個一箭雙雕的辦法,那就是在范圍上做文章,這樣不僅可以迷惑考生,出題也不用花很多時間。所以,你在考試中經(jīng)常會碰到一些乍看正確,認真仔細讀后又不對的選項。這些選項的特點是:和正確答案很相近,但范圍寬了或者窄了,或者干脆就和正確選項正好相反。不熟練和沒經(jīng)驗的考生很容易上這個當,特別是機考時時間有限,而且考題不少,即便是有經(jīng)驗的考生也會踩進陷阱。所以千萬注意這些意思相反或者范圍相近的選項。
有幸的是,有經(jīng)驗的考生很容易就能繞過這些陷阱。在語文部分,大部分錯誤選項都是屬于這兩類中的一種(范圍太窄太寬和相反)。只要你能識別這些“垃圾”答案,排除它們,就可以提高你的正確率。請看以下例子:
a)“相反”陷阱
這種陷阱是ETS慣用的伎倆,出題者只要花一點點的時間就能提高考試的“質(zhì)量”。例如:
1). "All of the following may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EXCEPT," 然后給你4個選項和一個絕對能從上文推出的選項。有些考生很自然就選擇這個絕對正確答案,而忘了”EXCEPT”這個詞(如果這個選項是A,相信會有更多的考生上當)。
2). 問題問及推理中的一個假設(shè),卻給出一個概括題干的選項。
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eakens the argument above," 然后卻給出一個絕對能支持(strengthen)的選項
這些陷阱迷惑的是那些考試粗心的考生。如果你能用這個戰(zhàn)術(shù),保持清醒的頭腦,仔細認真地閱讀選項繞過這些陷阱的話,卻可以成為你考試的優(yōu)勢。記住,一旦發(fā)現(xiàn)這些陷阱,果斷地排除它,即使你找不到滿意的選項,也能提高正確的概率。
b) 范圍陷阱 (這部分是閱讀理解“范圍陷阱”的重復,如果在閱讀理解部分你就掌握了它,請?zhí)^)
當你必須界定文章的范圍時,你就有必要先知道一下我們所指的“范圍”。 其實,你在總結(jié)文章主題的同時也在界定范圍。一旦你知道了文章的主題,你也已經(jīng)界定了文章的主題。比如說,這篇文章到底是在談graduate school admissions, MBA admissions, 還是談如何help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get into the business school program of their choice? 每一步都是在界定范圍。
范圍,在verbal部分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概念,特別是對想取得高分的考生來說。 為什么呢?想象一下把自己當成GMAT的出題者。他們必須出一些難題。而在5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其他的都是“垃圾”選項。怎樣才能使這些“垃圾”選項迷惑考生呢?利用“范圍”來混淆考生便能一舉兩得:出題者不但能輕易地寫出難題來,這些考題還能迷惑很大一部分考生。大部分的邏輯題和閱讀題都包含了這種超出范圍的“垃圾”選項。
典型的“垃圾”選項不是范圍太寬,太窄就是與文章毫無相關(guān),或者干脆就與正確選項意思完全相反。做題時,你可以尋找那些極端的選項,然后排除它。極端的選項經(jīng)常包含這樣的詞:all, always, never, none. 而折衷一點的選項經(jīng)常是“準正確”選項,包含如usually, sometimes, probably等這樣的詞。
例:
Some scientists believe that carbon dioxide-induced global warming may increase the number of hurricanes in the future and their severity.
關(guān)于上文,有人可能會做出這么一個推論:
All of this season's severe hurricanes were caused by global warming.
這句話超出了原文的范圍。原文沒有這么強的語氣。再看下面一個推論:
Some of this season's storms may have been caused and exacerbated by global warming.
這個推論和原文相符,因為它在原文的范圍之內(nèi)。
一般說來always, never, none等這些詞語氣太強。在GMAT中,一般不會出現(xiàn)這些極端的語言,也就是說,如果某個選項中包含這些詞應(yīng)該首先排除它。
而包含如usually, sometimes, probably這些詞的選項則更有可能是正確選項。
策略:如果問題問"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n assumption of the argument" 或者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es NOT describe an argument made in the passage above", 正確的答案經(jīng)常是那些帶有極端詞匯的選項。
替代策略: 有些考生喜歡先讀問題再回頭讀題干本身。這樣做可以讓你事先知道題型,即題目問什么,從而有的放矢地閱讀題干,并快速地找到答案。如果你覺得這種方法適合你的話,盡管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