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范圍最早開始關注報道汶川特大地震的媒體之一,滬江網和所有滬友,以及全國的外語學習者一樣,無法忘記這一年來有關這場災難的一切:

2008年5月12日14:28,地震發(fā)生。

14點半滬友發(fā)布滬江碎碎念,說自己感受到震感,隨后越來越多的信息被提交上來。

很快消息確認:四川東部發(fā)生7.5級以上地震(先后修正為7.8級和8級),全國各大城市均有震感。

滬江網在地震當晚連夜制作“汶川地震專題”并上線發(fā)布,成為國內第一家以雙語新聞為主的專題。上百萬網友通過該專題及時了解大量地震最近動態(tài),國外對地震關注信息、圖片、防震措施等重要信息。

地震襲來,鋼筋水泥不再堅固,血肉之軀更顯脆弱和渺小,但中國不會倒下,汶川不會倒下。比地震災害破壞力更為強大的是中國人的善良和愛心,是中華民族不屈的脊梁。在地震發(fā)生次日,滬江網與李連杰壹基金迅速取得聯系,攜手發(fā)起“早一點到達多一分希望”大型網絡救助活動,截止到18日,壹基金共通過滬江網、騰訊網、淘寶網、天涯、搜狐、雅虎、網易等網站募集到上千萬賑災捐款。

災難凈化了人的心靈。災難團結了海內外中華女兒的心。災難凝聚了中華民族臨危不懼、萬眾一心的力量。災區(qū)同胞在國內有“以人為本”的領導班子和13億同胞做后盾,在海外有數千萬的華人華僑的支持。 “一方有難,八方支持”的民族精神再一次得到彰顯。在日本擔任國際觀察員的滬友“嘟嘟”(網名)在滬江博客發(fā)布圖文《我在日本為災區(qū)募捐紀實》,并介紹在日本參加救災演練的經歷:《我鏡頭中的日本綜合防災訓練》。

國際社會也給予了大力的支持,我們依然清晰的記得把作為戰(zhàn)略貯備所用的帳篷全部捐出的巴勒斯坦,捐贈5000萬美元和1000萬美元物資的沙特國王,向中國提供受災地衛(wèi)星相片的各個國家。學習日語的滬友們也滬江論壇就本次日本救援隊的表現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今天我們依舊悲傷痛苦,但悲傷和痛苦讓我們更團結、更堅強,讓我們更珍惜生命的寶貴。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重建美麗家園,讓在受傷的汶川上重新燃起的希望之火更明亮、更旺盛。在災難中踐行“興邦”,我們需要的不是口號,而是時刻保有文明的理性與信心,讓我們記住悲傷,重新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