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不是屬于那種動不動就擔心的人?隨便吃了點什么就一直擔心可能熱量過量,或者考試的時候一直擔心時間不夠,還擔心剛剛的題目是不是做錯了,出門之后總是覺得自己可能沒關門,或者在一個新機會面前擔心自己會搞砸,又擔心如果不去動手就會錯過什么,然后一輩子后悔,

?

?

如果你有類似的痛苦,那么你就是所謂的“慢性憂慮者”(chronic worrier)。

?

這和很多人所想的不一樣,它并不是單純的習慣問題,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個生理問題。有研究顯示,如果父母輩容易憂慮,那么孩子成為慢性憂慮者的概率就比其他人高出幾十倍;你的憂慮,在很大程度上是基因層面上的問題,你天生就有這樣的特性。不過當然,后天的成長環(huán)境也會有一些作用。

?

?

慢性焦慮者很容易把一些事情在腦子里災難化,很多時候都傾向于往最壞的方向考慮,同時對未來即將要發(fā)生的事也表現(xiàn)得過于擔憂,這讓他們很難真正享受到快樂,

overthinking killed their happiness
過度思考剝奪了他們的快樂

?

另外,他們習慣進行“反芻思考”,也就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用負面的眼光去思考以前的事。慢性憂慮有很多危害,例如,它容易讓人產(chǎn)生“習慣性回避”(habitual avoidance),當有任何新機會來臨時,都會害怕而不敢采取行動。

?

而且,慢性憂慮帶來的慢性壓力還會損害你的大腦,讓管理記憶和學習的“海馬區(qū)”以及管理分析能力的“前額葉”發(fā)生功能性退化,最終使你更容易罹患抑郁癥(depression)失智癥(dementia)。同時,你管理情緒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弱。

?

?

那么,怎么辦呢?正像前面所講,慢性憂慮時一種生理現(xiàn)象,單純告訴自己不要擔心肯定是行不通的。有的心理學家提出,當你遭遇嚴重的慢性憂慮時,你應該去把這些憂慮寫下來,寫出一個“憂慮清單”(worry list)

?

而且,在你寫的時候,不要評判自己當時的想法,如實地將它們記錄下來。這樣一來,你一方面可以將頭腦中雜亂的心緒整理清晰,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書寫或者打字來獲得身體上的舒緩。之后,等你再回頭看自己的紀錄時,會發(fā)現(xiàn)很多憂慮在邏輯上其實不通,同時,你也能在過去的經(jīng)歷中總結出應對憂慮的經(jīng)驗。

?

OK,來講一講今天的詞?chronic。

首先,正如上面講到,它有“慢性的”這個意思:

chronic pain
慢性疼痛

另外,它也能表示“長期的”,而且是專門形容負面的東西:

a chronic shortage of funds
長期的資金短缺

?

那么,我們來造個句子吧~

Laziness is the most deadly?chronic?disease in the world.
懶惰是世界上最致命的慢性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