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英大我最近碰上電梯故障了,本來要往上走的電梯不知道為什么往下走了,然后又墜落了一下,然后所有按鈕全都失靈了,然后一路往頂樓10樓上去;當(dāng)時電梯里的人都在想,難道要先送到10樓然后往下掉???

還好電梯到10樓后就恢復(fù)正常了。

于是我不禁就想,如果電梯真的往下掉了,我在它接觸地面的那一刻跳起來是不是能緩解沖擊力呢???

然后我發(fā)現(xiàn)還真的有科學(xué)家計算了這個事兒,不過,這個辦法如果要管用,電梯掉落的樓層得非常有限。

It's a nightmarish?scenario?- the elevator seals you inside, rises several floors, judders to a halt, and then SNAP! The frayed cable fails, and you plummet . Can you save yourself by jumping at the right time?
想象一下這樣一個噩夢般的場景——電梯把你封死在里面了,往上走了好幾層,然后突然停住,然后砰!老舊的纜繩斷了,然后你徑直往下掉。這時候如果你能在準確的時間點跳起來,能救自己的命嗎?

這得看你到底掉了幾層。

我們先做點樂觀的假設(shè),假設(shè)你的彈跳能力和NBA球星一樣好,可以一跳就跳起70厘米。然后,我們再來分別看一下,當(dāng)電梯掉落不同的樓層數(shù)時,你的這一跳能帶來什么結(jié)果:

第一種,掉落1層樓,也就是差不多3米:

如果你成功跳起,你落地的時候就相當(dāng)于從0.8米的地方掉落,嗯,比你家的柜子還矮,所以不會有任何問題。不過你只有0.8秒的時間可以跳,所以要抓緊了。

第二種,掉落3層樓,差不多是9米:

你成功跳起后,會相當(dāng)于從4.9米的地方掉下來,差不多是1.5層樓。這就比較危險了,有輕微的死亡風(fēng)險,不過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能活命,但是會受傷,準備好腿骨骨折吧。

第三種,掉落5層樓,差不多是15米:

成功跳起后,相當(dāng)于從9米高掉落,也就是摔了3層樓。這種情況下是生是死就對半分了,你總共有1.7秒的時間來反映,祝你好運。

最后一種,掉落7層樓,差不多21米:

如果你成功跳起,也相當(dāng)于掉了14米,約等于從5樓跳樓。你總共有2秒的時間來準備,不過不管你怎么準備應(yīng)該都要 bye bye 了。

撇開這個跳起來的方法不談,以前網(wǎng)上流傳過一個餿主意,說不要跳起來,而是平躺著,這樣可以用整個身體的面積來分散沖量。

呸!沖量是分散了,但是你的頭就直接撞地面了,等著腦死亡吧,頭部受傷是墜落事故中最常見的死因。如果你是直立落地的話,你頭以下的身體部位能幫你的頭吸收一些沖擊力,所以千萬不要躺著。

另外,你可能在好奇空氣阻力(air resistance)能不能幫點忙。這個,是沒有用的。電梯下落的速度得達到200km/h才能感受到可觀測的阻力,所以基本就不用考慮了。

但空氣倒是能用另一種方法救你的命:電梯下方被壓縮的空氣可能可以充當(dāng)緩沖墊。

假設(shè)你是從7樓掉下來,如果電梯井(elevator shaft)是完全密封的,那電梯只用下落半米就會被下面的壓縮空氣支撐住。

但電梯轎廂和電梯井之間一般都是有空隙的,所以會漏氣,而如果漏氣的速度比較快的話,你下落的速度依然會很可觀。

不過的不過,你大可不必慌張,現(xiàn)代的電梯一般都有非常多的備用保險方案(safety backup),有的有備用纜繩,有的有電磁剎車,有的掉落一層就會被卡住。

但如果你真的那么不幸運,碰上了一個一直往下掉的,那別猶豫了,還是跳吧,只有這么個辦法了。

?

OK,來講講今天的詞?Scenario

這個詞表示“情境”,尤其是指預(yù)想的情境。

?

那么,我們來造個句子吧~

The worst scenario would be for the factories to be closed down.
最壞的情況可能是工廠關(guān)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