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宋詞是中國古典文化的瑰寶, 讀起來朗朗上口,老幼婦孺皆能吟上兩句~ 翻譯成英文,在意境上雖然失去了中文韻味,但亦有可圈可點之處。

飲湖上初晴后雨

蘇 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譯文:

Drinking at the Lake

First in Sunny and then in Rainy Weather

The brimming waves delight the eyes on sunny days;
The dimming hills give a rare view in rainy haze.
The West Lake looks like the fair lady at her best;
Whether she is richly adorned or plainly dressed.
——Translated by Xu Yuanchong

詩歌賞析:

《飲湖上初晴后雨》整首詩以西湖為主題,描寫了晴雨時節(jié)不同的湖光山色,令人心馳神往。

晴日里“水光瀲滟晴方好”,湖水微漾,波光粼粼;雨天里“山色空濛雨亦奇”,漫天雨幕,青山蒼翠,別具美態(tài)。在詩人眼中,西湖之美就在于能隨時節(jié)天氣轉(zhuǎn)換,姿態(tài)不同,卻同樣吸引人。

最后兩句更將它比作四大美人之一的西施(西子),美人之所以當之無愧,是在于濃妝淡抹各有迷人風情,與前面提到的西湖相似。

譯文賞析:

許老先生在意象的翻譯技巧上靈活多變,譯文中,“水光瀲滟”變作主語,“好”被譯作delight the eyes,用作謂語。第二句則是“山色空蒙”做主語,“奇”即少見,被譯作give a rare view,用作謂語。

這里,想說一說兩處存在異議的翻譯:

一是水光瀲滟被譯作brimming waves,從整首詩的情境來看,這里只是水面泛起漣漪,而非明顯的起伏,所以閣主更傾向brimming ripples;

二是下雨帶來的朦朦雨霧被譯作rainy haze,而閣主更傾向于rainy mist。haze是因熱氣等引起的薄霧、煙霧等,而mist則是由于水汽引起的薄霧,如清晨的迷霧等。

此外,譯文的最后兩句譯文非常獨到,從整個句式來看,許老先生把“總相宜”譯作at her best,移到“西子”之后。同時他沒有將“西子”翻作Xi Shi,而是省去這個人物本身的獨特性,只將其譯作美人(the fair lady )。雖然文化信息有所省略,但對外國讀者而言,有用的信息已經(jīng)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