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口譯考試的季節(jié)。由于筆試難度的降低,今年參加中高口口試的考生創(chuàng)下人數(shù)新高??梢灶A見口譯考試在將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仍將受到長三角各地英語學習者的追捧。口譯證書含金量較高的另一個原因是口試通過率很低,極具增值價值,因而通過口試成為很多考生的終極追求。在長期口譯教學,和口試參與中,我發(fā)現(xiàn)了中高級口譯學習者在學習和考試中存在的問題,在此記下,希望對大家的備考和學習有幫助。

第一、?? 準備不足,匆忙應戰(zhàn)

大家都知道口頭表達是最難突破的一關,任何語言的學習,口頭輸出都是最難的挑戰(zhàn)。遺憾的是大家把幾乎全部的備考經(jīng)歷放在筆試上。平時練聽力,練閱讀,練翻譯不亦樂乎,一考完筆試立刻充分放松。等到拿到口試通知書,才發(fā)現(xiàn)準備時間幾乎為零,只好隨便看看課本。這種狀況去考口試,基本功不錯的同學,僥幸過中口還要看運氣,要過高口就難上加難了。考試的狀況不再贅述,請參看博客里的舊文。

對于在筆試期間,沒有花時間專門準備過口譯的同學,筆試過后立刻參加一下口試是必須的。但是不建議大家抱著必過的決心,否則很容易因為期望過高,心理承受能力下降,導致因為小問題考試全盤崩潰。考一次口試,你就知道自己問題在哪里了,然后經(jīng)過四到五個月有計劃的中等強度訓練,專攻口試,實考水平一定上升不止一個檔次。

第二、?? 水平不足,期待奇跡

擁有不斷上進的心是好事,愿意花功夫去取得一張中口或高口的證書,也是值得欽佩的精神。但是,我不鼓勵實際水平不夠的孩子們?nèi)_擊中高口口試。再有雄心壯志的人,一次過不了口試可以振作精神,兩次過不了可以強打精神,三次呢?四次呢?這樣去考試,除了打擊了自己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之外,沒有任何收獲。至于寄希望于“小宇宙爆發(fā)”,“人品爆發(fā)”,相信大家都是當笑話講,不會有人真的當真的吧。

在什么階段辦什么事。來考口譯考試之前,先確保自己的口語表達基本過關。授課中發(fā)現(xiàn)很多同學過了四六級考試,但是口語組織句子的能力不令人滿意。如:“如果我們繼續(xù)浪費能源,地球的資源很快就會消耗殆盡?!薄爸袊?jīng)濟在今年第一季度仍然取得了9.6%的增長速度。”這樣的句子,很多同學是不能較為流利的輸出的。口譯考試其實不可怕,就是幾句一組的造句練習。如果你來上口譯課之前,已經(jīng)可以比較流暢的造出語法表達都沒有問題的句子,那么只要在學習中注意有口譯特色的詞匯和短語的學習就可以了,口試不過是水到渠成。

有心參加培訓來備考的同學,應該把中心放在口語表達的切實提高上。換句話說,中高級口譯考試,我鼓勵大家口試準備先行。 筆試可以沖刺,口試不行。

第三、精神可嘉,方法可疑

監(jiān)考和教學中,都會發(fā)現(xiàn)很多學習很勤懇的孩子,他們比別人花更多的時間看書,花更多時間復習筆記,花更多時間背誦短語。但是,一旦到了實考的場合,他們發(fā)現(xiàn)完全不能適應考試中聽譯的感覺。聽了記不住,不僅是英文,中文也記不住。記了看不懂,筆記寫了滿多字,寫完再看的時候已經(jīng)不懂了。筆記看懂了的同學,仍然存在組句不流暢,結結巴巴的情況。

這些癥狀除了最后一條真正體現(xiàn)了口語輸出基本功的不足之外,前幾條都是可以通過訓練提高的。聽不懂是聽力的問題,但是聽了記不住是沒有進行足夠的Short Term Memory的練習。平時看著課本做視譯的同學,恰恰扼殺了自己做這部分練習的機會。

對策是做定時的聽譯。中口聽長度25-30秒的聽譯,高口45-50秒,中英文都是這樣。如果開始時在記不住,可以縮短時間,然后慢慢加長,但是中口不要低于以15秒,高口不要低于25秒。聽完了Resource Language先別急著開始口譯,先復述一下原文,這點很重要。如果能看著筆記復述就更好了,一石二鳥。

第四、筆記偏多,STM不足

大部分考生還是相信“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的。這句話本身我很贊同,但是結合大家實考的情況,又未必對。因為筆記占用了考生本來就不夠用的聽力和腦力,結果是聽不懂文章,或者是不理解原文,如果把精力稍微從筆記上收回來一點,又會出現(xiàn)筆記寫了很多字,結果自己都不懂什么意思。

建議大家考試的時候把筆記降到最低限度。中口同學不記筆記過口試的例子比比皆是。高口不記筆記難了點,但是只要記一點點東西就夠了。喜歡記筆記的考生應該把練習中相當多的部分交給分析筆記,主要看看自己的筆記版本有沒有精簡的可能,自己記的東西里面有沒有沒用上的廢詞。如果這兩個“記什么”的問題得到了解決,“怎么記”的問題就不是問題了。符號,代號自己用的順手的學幾個,用不順手自己寫也不是大的問題。筆記還是很值得一練的,不僅因為考試需要,而且生活中,口譯中,聽課的時候,都是用得著的,從這個意義上講,花時間練練筆記是值得的。況且還有同學們說:“David,你打開本子記筆記的樣子很酷呢!”那大家都來扮酷吧。當然,最好能夠得到一點老師的指導。

第五、閱讀不夠,知識狹窄

同學們考試一般怕英譯漢,不怕漢譯英。但是,真的想譯得好,恐怕漢譯英挑戰(zhàn)更大??忌蛥⒓优嘤柕耐瑢W,普遍體現(xiàn)出對某種語言的不熟悉。我指的不是英語或中文,我指的是經(jīng)濟類的語言,社會類語言,新聞類語言和外交類語言等等。這里的語言,還包括了考生對同類型題材的了解,背景知識的把握。很多同學告訴我,口譯或翻譯政論性的東西簡直沒法下手。這里撇開英文基本功不談,對這類中文語言的熟悉度就造成了很大的障礙。

學口譯的人,應該是對所有的事務都抱有強烈的好奇心的人,他們廣泛閱讀,思維活躍,從不拒絕學習新事物。如果你平時連基本中文的科普性的小書都懶得讀,新聞聯(lián)播都不樂意看,報刊(不僅僅指時尚消費類)都遠離你的生活,你可能欠缺的是知識面和對事物的見地。

第六、患得患失,心理脆弱

作口譯的人要會抓大放小,要會向前看。口譯考試也要求考生傳達主要信息,學會解決難句。英譯漢一個小片段沒聽懂,就整個停頓都崩盤,漢譯英聽見“臉譜”“醉翁亭”這樣的詞就徹底放棄,這都不是口譯的本色。至于老師繃著臉考生就發(fā)揮失常,老師嘆個氣考生就臉色發(fā)青,老師打了一段不及格考生就手腳冰涼,都是心理脆弱。心理關,是一個大關,考試中可以不夸張地說,至少占到3成的因素。心理脆弱的考生,這個比例還要高。至于這關怎么過,就要靠大家自己了。

本文出處昂立陶偉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