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譯考試沖刺秘籍】2011秋季中高口答疑會老師講解回顧!
滬江網(wǎng)校2011年上海中高級口譯秋季考試答疑會在昨晚19:30準時開始,滬江網(wǎng)校名師團的口譯老師們?yōu)榇蠹抑v解考試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復習中的小訣竅。
因為各種原因錯過昨晚答疑會的同學也不要著急,滬江英語為大家整理了小蔥老師在答疑會的講話內容,沒有來得及去聽的同學還有抱佛腳的機會哦!
以下就是小蔥老師昨晚答疑會講解實況文稿:
同學們,大家好,歡迎來到口譯備考沖刺課堂,我是滬江網(wǎng)校小蔥老師。離中高口考試只有一周時間了,這短短的一周要如何做好最后的準備呢?
首先,希望同學們要放松心情,經歷過那么多大大小小的考試,實在沒有必要過分緊張,患得患失。永遠都有比你準備更充分的人,也永遠都有比你少做了幾套真題,少背了幾個單詞的同學。所以,大家都平常心,認真應試就可以了。但這最后一周,也是抱佛腳黃金周,小蔥老師還是要與大家分享一些復習建議。
一. 聽力
聽力是很多同學畏懼的部分,因為只聽一次,聽懂了吧,不一定答得對;但沒聽懂嘛,幾乎肯定拿不到分;呵呵,就是這樣。聽力是難,緊張是正常的,做聽力不緊張的同學未必能拿到高分,為什么?因為聽力與心理狀態(tài)是緊密結合的。只有緊張,才能集中,高度的集中是做好聽力題的關鍵。那有同學問,這短短的一周還要聽聽力嗎?聽了還有用嗎?有用,一定有用。聽力跟寫作、跟閱讀理解不一樣,它幾乎是一種條件反射,一種神經反應。越多的暴露在英語環(huán)境中,越能讓你增加語言的敏感度,不至于聽到英文,還要好一段時間才能反應。所以這一周時間里,大家要常聽英文,常說英文。
下面呢,小蔥老師就來跟大家談談聽力應試要注意的內容:
首先強調一點,不論是做spot dictation還是listening comprehension,同學一定要抓緊時間提前瀏覽文章或選項,找到信息獲取的重點,有些時候,幾個選項之間就是一個單詞的差異,這就要看這個點同學能不能及時抓住,事先知道了信息的重點,大方向抓好了,解題正確率自然就提高了。所以啊,先看題目是關鍵的一步。
Spot Dictation共20個空,每個空一般都有3-4個單詞。所以,基本上不用懷疑,你應該是沒有時間把每個空都填完整的。那怎么辦?只能是記下能幫助你回憶起整個單詞的字母。以政府government為例,你就可以寫gov,我相信所有同學看到gov想到的都是政府。當然,這種速記是因人而異的,完全不必拘泥于一種形式,同學們根據(jù)自己練習的情況,選用自己的筆記方式。錄音結束后,有大約3分鐘時間填寫答案。有同學從美觀的角度,覺得要先將答案寫草稿上,然后在謄。老師覺得,除非你英文寫快了,真是難以辨認,不然還是直接在答卷上作答。聽力中的時間,是很寶貴的。
對話部分同樣要先過一下選項。找到信息的側重點。主要抓住who說話人的身份,相互之間的關系,what在談論什么話題。另外,大的方向還有,用數(shù)字描述的部分啊,說話者多次重復的內容啊,一些關鍵的轉折啊,連詞啊等等說話者強調的部分。有時,特殊的語氣、語調也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聽譯,是同學們最頭疼的部分。頭疼的根源是筆記。關于記筆記,平時的訓練基本秉持70%理解,30%筆記。這個在單句翻譯中,可能比較容易實現(xiàn)。單句,一般30個字左右,分2-3個小句子,同學以理解為主,記錄關鍵詞輔助翻譯就可以了。而段落翻譯,對理解、筆記的要求都相對要高一些。很多同學說聽懂了,也記了些只言片語,但回頭準備翻譯的時候,全忘了。那這里,小蔥老師要告訴你,這是聽譯初期的正常情況,老師也經歷過。那老師是怎么克服的呢?一邊通過大量練習,努力提高short-term memory,因為這個才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方法。但另一邊呢,老師也學習如何把筆記寫快咯,寫多咯,寫全咯,來應付手頭上一些聽譯任務,所以那個時候,老師的筆記本上,總是密密麻麻,記了很多很多的細節(jié)內容。
其實,筆記上內容多多少少,無關緊要。關鍵的是你要能根據(jù)筆記內容,調出自己短時記憶中儲存的句子。當然了,大量的練習確實是能夠幫助同學們早日摸索出自己的節(jié)奏和筆記方式,我們的網(wǎng)站上面也有很多記筆記的技巧啊,方法啊,口譯老師也有做過這方面的講解,同學們可以再去看看。但在一周之內形成筆記系統(tǒng)是很困難的,所以,同學們現(xiàn)在就不要執(zhí)著于這個問題了。應試的時候,同學們如果只記下了若干單詞,也一定要盡量根據(jù)上下文,將這些詞圓成句子,說不定還能碰上一兩個得分點呢。
另外,從應試的角度來說,同學們也需要多關注近期的熱點話題,新聞等,熟悉一些框架類的表達方式和一些熱門詞匯。老師這里提供給大家一部分的中口聽力熱點話題,同學們可以參考:
1電子商務、網(wǎng)購團購 SOHO 2罪與罰,城市治安。3青少年教育、單親家庭。4大眾傳媒、新媒體、微博。5智商、遺傳和基因。6男女分校和混校利弊、大學教育。7流行病、飲食和保健。8污染與環(huán)保、新能源、氣候。9旅游、交通和出行。10城市、就業(yè)和居住
高口的話題,同學們可以參考滬江博客上給出的詞匯總結。
//blog.hjenglish.com/peixiaodong/articles/1700727.html
老師這里就以中口話題4的“微博”為例,示范一下,同學們可以怎么準備:
Weibo英文micro blog這個肯定得知道,發(fā)微博的人就是micro blogger, 在Chinadaily或其它類型的報刊網(wǎng)站輸入micro blog,就會跳出關于微博的諸多報道,瀏覽一兩篇,你大體就能找到關于微博這個話題,報刊上都談了些什么,網(wǎng)民意見:opinion of netizen; 分享信息share information;真實的authentic; 散播謠言spread rumors等等,在掌握這些詞匯的同時,你也掌握了關于使用微博的諸多長處和短處。同學們,不妨用這樣的方式來積累一些熱點詞匯和話題。當然,網(wǎng)絡上也有各種各樣的備考攻略,同學們可以有選擇的參考。
好了,聽力部分結束以后,有些同學選擇跳過閱讀,直接做翻譯,在老師看來,這也不失為一個好的應試方法。畢竟中高口中,翻譯均達到100分,比重非常大。而閱讀呢,對很多同學來說是個大工程,一不小心,留給翻譯的時間就不夠了。這里小蔥老師給大家提個醒,不論先做哪道題,一定要確保自己得翻譯時間,一般情況下,每篇翻譯都要保留30分鐘左右時間,但具體或多或少,同學還需根據(jù)自己真題演練的情況來定奪。
二. 閱讀
好了,下面再來談談閱讀的備考:
閱讀因為題量大,篇章長,很多同學都反映來不及做題。這里,小蔥老師就與大家分享一下泛讀+看題+細讀的解題方式:
首先,掌握泛讀是必須的。原因很簡單,一,沒有時間;二,沒有必要;我的目的就是在有限的時間里,做對幾道選擇題(當然高口的section 5 另說)。那泛讀究竟怎么讀呢?泛讀的效果應該是什么呢?在小蔥老師看來,泛讀的效果就是你要懂每段說了什么,全文說了什么。
一般情況下,文章的一、二段基本就交代了整片文章的主題,所以這部分要認真看。剩下的段落,首句,尾句一定要讀。目的是抓住每段的主題。這個主題,也可以在段落旁寥寥數(shù)筆記下,方便答題時查找。然后看題,根據(jù)題目,找到文章對應部分,該看的再細看,知道的就跳過。當然,有些同學可能采用的是不同的閱讀方式,有先看題目的,有非看完全文,再解題的。這里老師提醒一下,只要適合你,只要能讓你快速的解題,那就都是好方法,沒有必要在這一周的時間里糾正這個。而對于那些不斷嘗試不同的閱讀方法,卻始終難以突破的同學,在這最后一周里,不妨這樣試試。好了,對閱讀再提幾個注意點:
1. 第一個是生詞。閱讀遇不到生詞比你考試拿滿分的概率還要低,所以不要一看到生詞就覺得,完了,文章看不懂了,然后就開始慌張,文章什么內容都看不進去。這是非常忌諱的閱讀障礙。一篇文章中很多的生詞對文章理解根本不構成威脅,有些根據(jù)上下文,基本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所以千萬不要糾結在生詞上。
2. 中高口閱讀不像同學學校中的考試,難度并非是逐漸提高的。也就是說,很可能第二篇難度要高于第四篇。這就提醒同學們,不要在一篇文章,甚至一個問題上花費過多時間。先做完自己肯定的,能做的才是最重要的。
3. 高口的section 5 難度是要高一些的,同學們要做的就是保證細節(jié)題的正確率。但要注意了,切忌照抄原文,學會paraphrase和summary,也就是替換詞和總結。這對拿分很關鍵。
三. 翻譯
翻譯是中高口的大頭,重要性當然不需要多說了,所以,同學們一定要記得給這一部分保留相對充足的時間。翻譯的技巧更多的是靠平時的積累,所以這一周,大家不妨多回顧自己之前所學的內容。中口的翻譯要求不是特別高,重點在于意思一定要翻出來,翻通順。也就是做到嚴復提出的“信,達”,至于“雅”,有余力的同學自然要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啦,跟?;屗频?,長短句結合,翻譯技巧多運用,主動、被動啊等等。但也要注意別耍過了,從句什么的用得過多,老師看著累,還覺得賣弄過于明顯,所以也要注意把握一個度。
英譯漢:
英譯漢翻譯長句最重要的是要抓住句子的主干,特別是謂語動詞。常見的定語從句,一般在翻譯的時候也會拆開處理,千萬不要堆砌定語,這個是翻譯中的大忌。另外,基本上,每篇原文都會碰到2-3個生詞,或者有時更多,跟閱讀中的應對方法一樣,根據(jù)上下文猜測意思。即使猜不出具體的意思,詞性基本上也能確定,這對翻譯也有很大的幫助。順句驅動,也就是順著原文的語序翻譯是最實用的翻譯方法,但不表示,大家一定要這么操作。畢竟,中英語序上有很大的差異,同學們還是要根據(jù)中文的表達方式組織翻譯。
漢譯英:
漢譯英是構建在我們自己英語水平上的考題,相對容易掌控一些。在句型上,同學們可以刻意的追求一些變化,定語從句、賓語從句可以適時的運用。整體上要注意語句銜接的連貫性,也可以多用一些類似于,however,more importantly,on one hand 等等,這樣連接性的表達。另外,在中文里,偶爾也會碰到古語和俗語,不要害怕,把意思翻譯出來就可以了。
之前老師講過,基本上每篇翻譯要預留30分鐘左右的時間,那這30分鐘要怎么分配呢?
很多同學就覺得時間緊啊,一看到題目就下手開始翻。這個當然是不妥當?shù)模サ恫徽`砍柴工,花2分鐘時間,把翻譯內容先看一遍。這一步,是對整體內容的把握,可以說奠定了翻譯的基調,必不可少。剩下的25分鐘,當然就是翻譯本身了。之前也提過,保證“信”和“達”是基本,特別是針對中口,而“雅”則是努力的方向。翻譯的時候,不要總是急著下筆,先在試卷上把你構思的翻譯句型記上,當然只需要寫些主干部分了,枝枝葉葉的在答卷上再補上。最后一定還要留出一部分時間,通讀一下自己的翻譯。一是看看自己的翻譯有沒有明顯不通順的地方;二是對比原文,看看有沒有漏譯或錯譯的情況。這步檢查,花費時間不長,卻很重要。
四. 口試:
口試的第一部分其實就是口語作文。一般遵循的也是總分總的結構。第一部分引言,引出論點,第二部分論據(jù)闡述,一般是總分結構,第一句闡述觀點,第二句以后解釋說明。最后一部分總結自己的觀點。這些內容,完全也可以參考提示問題,有些同學一緊張,實在是沒什么想法,這時,question for reference就是很好的資源。一般情況下呢,我們就保留這樣三部曲的應答方式。語速方面,人一緊張,就容易說得快,一快吧,就很快說完,又緊張。這是個惡性循環(huán),所以對于特別容易緊張的同學,一定要刻意提醒自己,放慢語速,盡量說得流利,當然合理范圍內的“呃…呃”,是不會影響成績的。另外,高口,雖說是要求5分鐘不間斷闡述,但其實往往2-3分鐘,老師就會示意開始口譯。所以,同學們的第一部分引言要相對充分一些,下面的兩部分有大致的框架和思路就可以了。
而聽譯,跟筆試中的翻譯是融會貫通的,都需要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都有很多的技巧,需要同學們在長期的實踐中去琢磨,總結。這段時間,同學們可以按topic來進行復習,禮儀發(fā)言、教育經濟、文化風俗、熱點新聞等等,都是考試中有可能碰到的。
好啦,以上呢就是我們口譯筆試、口試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了。最后一周,希望大家放松心情,積極備考。努力了,就不用擔心結果!祝大家都取得理想的成績,Good Lu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