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疫苗
一、什么是狂犬疫苗??
人用精制 VERO細胞狂犬病疫苗及精制地鼠腎細胞狂犬病疫苗均為輕度混濁白色液體,久放形成可搖散的沉淀,含硫柳汞防腐劑。
二、狂犬疫苗的接種對象
可分為兩種 :一為咬傷后預防,二為無咬傷預防。
1、咬傷后(暴露后)預防。 任何可疑接觸狂犬病毒,如被動物(包括貌似健康動物)咬傷、抓傷(即使很輕的抓傷),皮膚或粘膜被動物舔過,都必須接種本疫苗。
2、無咬傷(暴露前)預防。 在疫區(qū)有咬傷的高度危險或有接觸病毒機會的工作人員,如疫區(qū)獸醫(yī)、動物飼養(yǎng)管理人員、畜牧人員、屠宰人員、狂犬病毒實驗人員、疫苗制造人員、狂犬病人的醫(yī)護人員、巖洞工作人員,以及與其他哺乳動物接觸頻繁人員及嚴重疫區(qū)兒童、郵遞員、去疫區(qū)旅游者,均應用狂犬病疫苗進行預防接種。
三、狂犬疫苗接種時間和方法
1、咬傷后預防。對一般咬傷,即皮膚無流血的輕度擦傷、抓傷或破損皮膚被舔舐,應于0疫苗及措施(3張)(第1天,注射當天)、3(第4天,以下類推)、7、14、30天各注射該疫苗1安瓿,兒童用量相同。對嚴重咬傷,除應按上述方法注射該疫苗外,應于0、3天注射加倍量疫苗,并在0天注射疫苗的同時用抗狂犬病血清(40IU/kg體重)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20IU/kg體重),浸潤咬傷局部和肌內注射。凡聯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者,必須在疫苗全程注射完畢后,再加強注射2~3針疫苗,即在全程注射后第15、75天或第10、20、90天分別加強注射1針。
凡注射疫苗 1天前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慢性病人如肝硬化、免疫缺陷癥、服用免疫抑制藥物、老人、嚴重營養(yǎng)不良和咬傷后48小時才開始免疫等7種情況,均應于初種時加2~3倍疫苗量,分部位注射,才有較好的免疫效果。此外,有的雖屬輕傷,但侵入的病毒量較多或傷及富含神經部位,亦可出現潛伏期短而單用疫苗無效病例。最近世界衛(wèi)生組織重新建議,不論任何部位的破皮咬傷均應合用抗血清。
2、對未咬傷健康者預防注射,可按0、7、21天注射3針。1年后加強1針,以后每隔1~3年再加強1針。
3、該疫苗供上臂三角肌肌內注射。兒童應在大腿前內側區(qū)肌內注射。
4、使用前將疫苗振搖成均勻懸液。
四、狂犬疫苗接種反應
局部反應:少數有注射部位疼痛、紅腫、硬結、瘙癢,甚至水腫、淋巴結腫大。全身反應:精制VERO細胞狂犬病疫苗和精制地鼠腎細胞疫苗,因疫苗經純化,雜質白極少,所以接種副反應罕見或輕微。
禁忌:
治療性接種:由于狂犬病是致命性疾病,為挽救生命任何禁忌癥都是次要的 ,故被患狂犬病的動物咬后預防無禁忌癥。
預防性接種:在保證近期不會有接觸傳染源及狂犬病毒機會的前提下,妊娠期及有急性疾病、過敏體質、使用類固醇和免疫抑制劑者可推遲接種。
對鏈雷素、新霉素過敏者慎用。
五、接種狂犬疫苗的注意事項
(1)若發(fā)現制品有搖不散的凝塊或變色,或安瓿有裂紋,液體疫苗曾經凍結等情況,均不得使用。
(2)疫苗應在有效期內使用。
(3)注射疫苗期間可照常工作,但切忌飲食酒、濃茶等刺激性食物及進行劇烈勞動,以避免引起反應。
(4)嚴重咬傷者一定要聯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
(5)備用1:1000腎上腺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