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7年,耗資1億,史詩大片《羅馬》(Rome)橫空出世!其實,《羅馬》應(yīng)該是英美合拍劇,因此,它既運用了英劇嚴(yán)謹(jǐn)細(xì)膩的拍攝手法,又融合了美劇宏大刺激的敘事方式。今天的筆記將總結(jié)第一季第二集的知識點,包括常用語表達(dá)和文化背景常識!

第一季13集的故事有兩條主線,一條是凱撒和龐培兩個大人物的斗智斗勇,另一條線講述了瓦倫諾斯和波羅兩個普通羅馬士兵的生活與抉擇。

背景介紹:

在羅馬共和政府成立后的400年后,共和體制也變得搖搖欲墜。愷撒與龐培成為羅馬共和國聯(lián)合執(zhí)政官。凱撒收買了民心,但龐培擁有貴族的支持,于是一場博弈開始。龐培率先向凱撒發(fā)難,豈料一切都在凱撒的算計之中。于是凱撒在處于劣勢的情況下,僅帶了一個團(tuán)的力量就向羅馬挺進(jìn)了!

學(xué)習(xí)筆記:

1.I demand the floor!
我要求發(fā)言。
滬江小編:floor這個詞,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地板和樓層的意思了,不過這個詞還可以引申為發(fā)言,因為這里的floor指的是臺下的聽眾。在英語里,臺上稱stage,臺下稱floor,所以就有floor plan(座位圖)這樣的詞匯衍生出來。再舉個例子,我們看到溫總理開記者招待會的時候,先是主持人上來介紹寒暄一下,然后說“下面有請總理發(fā)言”,這時我們的翻譯就會說“Let's give the floor to Premier Wen.”這里用的就是floor這個詞。這種用法還有一些衍生的說法,比如take the floor,turn the floor over to等。

2.Show some dignity. You're under the standard.
自重一點,你真的太下流了。

3.Surely a reunion is a happy event.
團(tuán)聚是最甜美的感覺。

4.Oh God, your beauty is painful. You are the crucifix of Venus. Let me die in your arms.
天啊,你美得令人心痛。你像上了十字架的維納斯,讓我死在你的懷里。
滬江小編:安東尼的情話。這可是說情話的最高境界啊,欲揚先抑,真是寧在花下死,做鬼也風(fēng)流。難怪安東尼最后還是躲不過克里奧佩特拉的情劫啊。

5.Let's stop all this blathering and get down to business.
我們廢話少說,直接說正事吧。
滬江小編:與get down to business相似的表達(dá)還有come to the point,cut the cackle(這是英國口語的用法,比較隨意,意思類似于“別扯淡了”)。

6.The dying serpent bites deepest.
奄奄一息的蛇最毒了。

7.For years and years, I'd lie awake at night and beg all the Gods to send him home.
這么多年來我晚上總會睡不著,祈求所有神明讓他平安歸來。
滬江小編:這是戰(zhàn)爭給普通人帶來的傷害,一個妻子日日夜夜祈禱著丈夫能早日平安歸來。這種心情古今中外都是共通的,就像《詩經(jīng)》里的一首《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雞棲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茍無饑渴!”戰(zhàn)爭中受苦的永遠(yuǎn)是老百姓,希望世界和平!

8.Make a lane there!
讓路!

9.The man's found some hard black iron in his soul.
那家伙真的吃了秤陀鐵了心。

10. I stand at a fork in the road.
我面臨抉擇。
滬江小編:fork不僅有叉子的意思,還有岔路的意思,這里又是一個形象的比喻,我站在了岔路口,就是我面臨抉擇。這樣簡單又富有修辭意義的英語表達(dá),大家可以多學(xué)學(xué)哦!

回顧上期筆記,請戳此>>>

滬江部落節(jié)目同步更新哦,喜歡該學(xué)習(xí)筆記的同學(xué),不要錯過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