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中月談孩子教育:早飯是孩子生活規(guī)律的開始
按:本文是對《實戰(zhàn)模擬:你會讓孩子在家吃早飯?》的總結(jié),感謝各位朋友的參與,很多評論寫的非常好,對本文的完成提供了N多幫助,謝謝啦!
場景:前面陸續(xù)幾個調(diào)查說孩子睡覺和起床的事情,相信大家對此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了解。若假設出現(xiàn)這樣一個場景,不管你3-6歲的孩子是否按時起床,在你送孩子上幼兒園前,或你在吃早點的時候,你會給孩子吃東西嗎?
井中月解答:
早飯,對正在成長的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問題是,由于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多睡一會,直到最后一分鐘才把孩子叫起來。對于上幼兒園的孩子,如果稍微磨蹭一下,就可能趕不上吃早飯。于是,孩子的早飯有可能是很不規(guī)律的。
對于幼兒和童年期的孩子,一個很重要的學習就是良好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其重要性絲毫不亞于知識的學習。教育本來就是一個整體,我井中月相信,有良好生活習慣的人,在知識學習上就會有較好的態(tài)度和方法。所以,想讓孩子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就需要從生活中的每件小事做起,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教育孩子的機會,孩子的早飯也是其中之一。
如果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很有可能會跟隨他們一生,為未來的成就打下基礎(chǔ)。而讓孩子養(yǎng)成定時吃早飯的習慣,是很重要的培養(yǎng)一部分。早餐的好處就不要我井中月多嘴了,否則孩子上午沒精神、注意力不集中也是自然的。所以,家長不要以為反正有加餐,孩子餓一會沒有關(guān)系。從生理角度看確實是這樣,但從習慣角度,則是很不恰當?shù)摹?/p>
一日之計在于晨,早飯可以說是一天最早的一件重要事情。許多人都知道,干什么若有一個良好的開頭,就算后面遇到困難,還可能想辦法克服??扇粢婚_始就遇到麻煩,退縮的幾率就大了許多。假設孩子從起床開始,就亂了本應該有的節(jié)奏,在因為時間問題耽誤了早飯,等于的亂中添亂。就算白天調(diào)整過來了,也許花費了本不應該花費的時間。參見《孩子良好品質(zhì)從早起床開始》。
孩子起床后,比較好的節(jié)奏是,喝水后和父母到戶外稍微玩一會,幼兒然后到幼兒園做早操和吃飯,童年期孩子在家吃早飯后上學。這不僅對孩子起床有動力驅(qū)使,也使孩子有適當?shù)倪\動,使身體的全部機能被喚醒,同時因運動而增加饑餓感。因為從生理角度看,不建議在腸胃處于半休眠期就進食,最好是食欲來了再吃,容易消化和吸收。
如果某天孩子由于其他原因,起的比平時早,孩子不要就不給食物,讓他們多喝一點水即可。若孩子說餓,可以給孩子一點易消化的食物,但不建議是零食類的。對于已經(jīng)起晚的孩子,個人建議還是在家吃早飯,然后再想辦法去解決孩子晚起的問題。這也是在兒童教育中,不要指望把疊加的問題同時解決,而是先解決最困擾或最需要先解決的問題。
當孩子起床時間比較恰當,每天都能到幼兒園去吃早飯,此時就不建議家長當著孩子吃早飯,要么提前要么拖后。這是因為,一是這樣做會給孩子造成不公平的感覺,甚至是有一種被懲罰的感覺,次數(shù)多了會讓孩子感覺吃飯不是享受;二是早飯食物的香氣,會很快刺激孩子的食欲,使消化系統(tǒng)的分泌加快,而等真吃早飯的時候,反而分泌不足。
至于孩子起床沒有問題,是否可以在家吃早飯的問題,我井中月的個人意見是,規(guī)律性地在家吃也不是不可以,但不是很建議。畢竟幼兒園有自己的安排,既要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習慣,也要讓孩子適應集體生活。這些都是幼兒階段重點要學習和掌握的東西,家長不要掉以輕心。反過來,孩子經(jīng)常不來,會使孩子有特殊化的意味,不利于孩子的正常成長。
有些父母會說幼兒園的飯不好吃,為了保證孩子的營養(yǎng)和健康發(fā)展,是不得已才讓孩子在家吃早飯。真遇到這樣的情況,就出現(xiàn)幾個問題了:一是有沒有問其他家長,看他們孩子也有類似訴求;二是有沒有和幼兒園核實,看飯菜質(zhì)量到底如何;三是如果幼兒園飯菜質(zhì)量就是不好,那你有沒有,或敢不敢對院方提出意見?
一般情況下,幼兒園的餐食水平和收費水平相當,在質(zhì)量上都有一定的控制和管理。在這點上,幼兒園寧愿貴一點也不想出事,否則損失和責任會更大。所以,孩子說不好吃,往往是家里飲食太精細和給孩子太多的零食,或是孩子根本就不餓!如果遇到孩子不愛吃幼兒園的飯菜,家長不能不想辦法,就對孩子進行妥協(xié)和退讓,這反而是害了孩子。參見《案例分析:孩子零花錢與正確金錢觀》。
其實,父母在幫助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僅要讓孩子感覺吃飯是一種享受,還要控制非正常的飯食。這種控制,實際上對家長對孩子欲望的控制和管理,也只有對孩子最感興趣的零食管理,讓孩子明白什么是正常需求和額外的欲望。而想解決孩子的不餓,除了加大孩子的運動量,沒有什么特別好的辦法。孩子是動物,餓了,出于本能一定會吃任何可吃的東西。參見《教養(yǎng)壞習慣:家里零食隨便亂放》、《案例分析:別太在意孩子幼兒園吃飯情況》。
另外,對于青春期以前的孩子來說,不建議把吃不上飯當懲罰。比如,孩子做了什么錯事,就不讓孩子吃飯,這是非常不好的。人類的吃飯,除了正常生理需求以外,還需要滿足情緒和社交的需求。當孩子經(jīng)常把負面的東西,和吃飯掛上鉤的話,自然會影響以后的進食習慣。但到了飯點,也叫孩子來吃,可孩子由于種種原因而不吃,父母過時不候,讓孩子餓一頓作為“懲罰”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