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我在小區(qū)的托管班里,看到幾個孩子正在看作文的范文。我問他們?yōu)槭裁纯催@些作文選,他們說看了這個作文就寫的好,語文分數(shù)就高。再問是誰讓看的,都說是老師、家長讓看的。當我問孩子們看了是否真的有用時,孩子異口同聲說:“太有用了!”

范文意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作文,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當孩子寫作文有所欠缺時,優(yōu)秀范文就應運而生了,范文就像一個公式,只要數(shù)據(jù)帶進去就可以了。于是乎,學校、老師、家長在考核和分數(shù)的壓力下,自然選擇了能快速見效的東西,比如作文的范文,孩子通過模仿和照抄,自然是大有長進且是“天翻地覆”的變化!

有朋友會說,孩子按照范文來寫作文,這不是好事嘛,至少是沒有壞處!孩子通過模仿學習,是他們最重要的一種學習方式,能快速讓孩子進步的方法,為何不用?這種觀點表面看起來好像是沒有什么錯,許多人也比較認可這點,故而在當前情況下是很有市場的。可是這樣做,真的沒有問題嗎?我井中月個人意見,這樣做是明顯的急功近利,拔苗助長。

在繼續(xù)談論為什么之前,我先說說孩子畫畫的事情。父母都希望孩子有自己的長處,以便未來在競爭中保持一定優(yōu)勢。鑒于孩子學美術能陶冶性情,培養(yǎng)美術修養(yǎng)、結構認知、審美等多方面的能力,也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注意力、模仿力、想象力、形象思維等能力,并激發(fā)他們內(nèi)在的創(chuàng)造潛力,所以,盡管并不指望孩子成為藝術家,但學也就學了。

孩子學習美術當然沒有壞處,但問題是你準備讓孩子如何去學?按照現(xiàn)在比較流行的觀點,都不太主張上來就讓孩子學技法和模仿名畫,而是先讓孩子通過涂鴉,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因為畫畫是藝術,而非工業(yè)的流水線。一幅畫,如果沒有作者的情感和想象力在里面、不能體現(xiàn)作者的理解和表達,那即便技法再嫻熟,也不能算是有意義有價值的作品,且越到后面,水平也就越難以提高。

回到孩子的作文上來,其實寫作本身也是一種藝術創(chuàng)作,道理也是和畫畫一樣的。孩子通過模仿范文寫作文,短期內(nèi)必然見到很好的效果,畢竟那些范文肯定是結構完整、語句通順、主題鮮明的,確實有值得孩子學習的地方。可是如果日復一日,總是照搬范文的模式,那孩子寫作文就難以跳出固有的套路。就算是再去背新的模板,也仍然擺脫不了新瓶裝舊酒的問題。孩子的創(chuàng)作如果不是來源于生活和真實的感受,那么不是淪為“現(xiàn)代仿品”,就是假大空的套話,自然也就缺乏打動心靈的力量。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在生活習慣、待人處事、日常行為、遵守規(guī)則等方面,孩子是一定要通過模仿,和不斷的重復來習得的。然而,藝術類的學習,是與之不同的。在孩子具備思考和辨別能力之前,最好先不要學“抄”和模仿。否則會扼殺孩子的想象力,自由表達的能力,以及孩子珍貴的天生的創(chuàng)造力。這就像是照著圖片培育盆景,縱使形狀和姿態(tài)再優(yōu)美,也缺乏自由生長的野性、靈性,和蓬勃的生命力了。

當然,我從來不否認名畫和好文章的學習價值,畢竟這都是人們認可和值得稱頌的藝術品,所以對于家長來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挑選好的作品,以及做相應的“解讀”!對任何真正的藝術品,包括自然界的鬼斧神工,只要父母自己能夠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實的感受,不論是喜悅、振奮、同情、失落,甚至痛苦,只要能夠表達出來,就會對孩子產(chǎn)生影響。真正的大師之作和傳世經(jīng)典,不在于技法的華麗,而是其中蘊含的思想和傳遞。

對于藝術品的解讀,不僅能讓孩子明白什么是美好的事物,也讓孩子學會去靜心的觀察和用心的體會。在這點上,并不是要求父母有多高的藝術水準和眼光,只要能把自己對美好的真實理解表述出來就可以。不過父母要切記一點,千萬不要滔滔不絕的對孩子講什么作者生平、作品名稱、技法流派……。孩子即使真的對藝術有興趣,也會被你這樣教條枯燥的說教嚇跑的。

所以,家長倒是可以自己去看那些優(yōu)秀的范文,然后自然的在生活中套用,讓孩子明白好文章應該如何寫。比如孩子還沒有上三年級時,若父母看過三年級語文中的《爬天都峰》以后,某次帶孩子爬山,就可以活學活用,讓孩子知道怎么描寫山的高和陡,以及孩子登山前后的思想變化。等孩子學到這篇文章以后,許多事情會恍然大悟。

不能否認的是,家長不給孩子看范文,自己也需要“耐得住寂寞”。因為孩子興趣和能力的培養(yǎng),都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也許孩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作文的成績都沒有明顯提高。但是只要父母能夠秉持信念,堅持安靜的“輸入”,那么早晚你就能看到讓人驚喜的“輸出”。這里面最忌諱的就是父母繃不住,又祭出范文這個法寶,逼著孩子重新回到老路上來,那可就半途而廢了。

孩子的學習,如果只憑記憶,雖然進步神速但難于大成;而善于思考的孩子,開始慢但能腳踏實,堅實的積累,未來能掌握獨立學習的方法,那么好成績自然指日可待。所以,教育的根本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孩子會創(chuàng)造而非簡單模仿,絕對比短期提高學習成績要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