鯡魚寶寶“家長課堂系列”第五講:寶寶獨立吃飯難怎么辦?(視頻+講義)
吃飯技巧:
寶寶和成年人一起吃飯,可以提高食欲。飯前讓寶寶準備自己的餐具,寶寶越小的時候開始做,越容易建立起規(guī)則。
1.讓寶寶一起參與做飯過程,從買菜到洗菜,中間的烹飪過程不太安全,寶寶可以不參與,其他階段都可以讓寶寶參與其中。
2.食物的搭配。三餐兩個點心兩次奶,每餐食物碳水化合物、蛋白質(zhì)等合理搭配。家長要注意,寶寶每次的食欲都不一樣,不要給寶寶增加壓力。
3.鼓勵參與。有些寶寶不喜歡吃某些食物,很多原因是因為主要照料者不喜歡吃那些食物。孩子會以此為參照。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自己對食物的厭惡。另外,在食物的外觀上進行搭配,讓寶寶對食物產(chǎn)生興趣。
寶寶的飲食習慣,家長要注意四點:
1.規(guī)律的進餐時間
很多孩子的飲食習慣不好,是因為作息時間不好。寶寶的飲食一般由"三餐兩點睡前奶"組成。
早餐一般在7點半-8點,午餐在11點半-8點,晚餐在5點半-6點。"兩點"是指間點,可以將水果放在間點,上午9點半-10點,下午三點半。睡前奶一般在晚上8點半,寶寶睡前半小時左右。
一般的寶寶在15-18個月進行這樣的作息時間,為了保證寶寶適應在幼兒園里的生活。
如果寶寶在中餐時不愿正常吃飯,家長不要在點心或晚餐時刻意給孩子多吃,會影響下一餐飯的食量。
2.優(yōu)秀的餐桌禮儀
很多家庭里都有追著、"賄賂"、逼迫的方式來喂飯,這樣不利于寶寶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寶寶要有自己固定的座位
專屬的餐具:讓寶寶自己準備餐具。
合理的用餐時間:在半小時左右。
3.良好的進餐習慣
要讓寶寶主動用餐、營養(yǎng)均衡、飲食適量。
家長不要強迫和追逐,飯前十分鐘讓寶寶預知,吃飯時告訴寶寶過幾分鐘收掉餐具,說收就要收,不要持續(xù)去等待。在吃飯中建立規(guī)則。
家長不要挑食,自己不吃的食物很難讓孩子嘗試去吃。
不要給孩子訂統(tǒng)一量:寶寶的食欲和食量在變化,不要用某一次去衡量。
4.統(tǒng)一的標準要求
寶寶在帶教過程中,老人、家長、阿姨等不同人的參與,對孩子飲食的要求也會有多重標準,這樣會引起混亂,不容易讓寶寶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主餐不足點心補"會造成孩子不好的飲食。飲食不要單一,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飲食單一,讓孩子參與擺碗筷、買菜洗菜等來提高吃飯的興趣。
家長提問:
Q1:6歲的寶寶不主動吃飯,大人快吃完了才磨磨蹭蹭來吃飯。而且不愿嘗試新的菜肴?
A:吃飯前的兩個小時之內(nèi)不要讓寶寶吃零食或水果,飯前半小時讓寶寶來準備餐具。吃飯前先預留5分鐘時間和寶寶專門聊天,讓孩子講講在幼兒園里的事。告訴孩子哪些時段可以和媽媽交流溝通,哪些時段媽媽需要做自己的事。
孩子吃東西有自己的喜好。媽媽可以給寶寶一個小盤子,把所有的菜都夾一些到盤子里。家長讓孩子自己去嘗試,不要強迫讓孩子不斷嘗試,讓孩子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做出選擇。
Q2:家里20個月的孩子由阿姨來帶,為了不弄臟餐桌和衣服,阿姨都不讓寶寶自己吃,現(xiàn)在訓練還來得及嗎?
A:來得及,一般的孩子在15-16個月開始練習自己吃飯,20個月也是個訓練的好時機,方法可以參照前面講的內(nèi)容。
Q3:寶寶兩周歲,吃飯時不肯穿反穿衣,都不肯掛圍兜,老師有什么好辦法?
A:家長首先要弄明白孩子不肯穿反穿衣的原因,是不是讓寶寶有束縛感。如果寶寶有喜歡的玩偶,可以讓寶寶自己玩"讓小熊吃飯"的假裝游戲,媽媽可以和寶寶一起準備些小餐具,告訴寶寶小熊吃飯時要掛圍兜,寶寶也要掛圍兜。還可以讓寶寶在吃飯前就把衣服穿上,吃完飯換下就行,不要讓孩子覺得是為了吃飯而換衣服。還可以讓寶寶自己去做選擇,愿意穿反穿衣還是圍兜,自己做出的選擇,寶寶更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