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腦風暴:“貓爸”與眾專家解析“入園難”問題
導讀:
入園難,難于考公務員。入園貴,貴過大學收費。近年來,抱著不能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信念,各地家長為了孩子入園殫精竭慮。家長排隊9天8夜報名、最貴幼兒園托費4500元等新聞層出不窮??v然家長們孜孜以求,入園難、入園貴仍絲毫未見緩解。
入幼兒園到底難在哪里、貴在哪里,我們需要怎樣的幼兒園才能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出席嘉賓
幼兒園代表:
封莉蓉:宋慶齡幼兒園園長,全國模范教師,上海市特級校長。
陸明鳳:七色花幼兒園園長,上海市特級校長。
家長代表:
秦暢:上海人民廣播之聲首席主持人,育有一女,小學在讀。
李奕蕾:上騰娛樂特別項目統(tǒng)籌總經理助理,孩子目前在一所民辦幼兒園就讀。
常智韜:滬江網副總裁,采用民主寬松的家庭教育方式,培養(yǎng)出"哈佛女兒",被媒體稱為"貓爸"。>>戳此直達貓爸滬江部落
評論員:
王振宇:華東師范大學發(fā)展心理學教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曾曉東: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育經濟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
家長在孩子入園的時候,有沒有遇到入園難的問題?
秦暢:女兒03年出生,那年上海出生7.3萬,比起現在的18萬,入園沒那么緊張,但是要入優(yōu)質幼兒園,在什么時候都很難。我屬于孟母三遷型,在孩子剛出生不久就開始找幼兒園。找到幼兒園之后,再努力在幼兒園附近找房子。很多家長都選擇了這所幼兒園,最后不得已用搖號的方式,女兒幸運地進入了這個幼兒園。
貓爸:女兒1995年入園,當時還在外地,提前一年給女兒排隊,上了小班。在1996年,工作調回了上海,等到女兒要上中班時,戶口問題都還沒解決,等想起女兒要上幼兒園時,有點名氣的幼兒園都報不上名了。最后在單位主任的幫助下,勉強進了幼兒園。
李奕蕾:孩子2009年出生,2周歲的時候開始找托班幼兒園,戶口在黃浦區(qū),房子在浦東新區(qū),學區(qū)選擇有兩個,動用一切資源,發(fā)現只有民辦幼兒園才有托班,5月份報名,2月份就在查找幼兒園信息,三月份發(fā)現很多幼兒園已經滿員,很波折地上了托班。
在園長眼中,入園難不難?
封莉蓉:幼兒園難進,是因為人為地把"好幼兒園"的范圍變得很狹窄,一句"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把爸爸媽媽的心都吊著。覺得幼兒園三年特別重要,好像這三年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的背景是在腦科學剛開始發(fā)展的初期,對多元智能剛開始有些認識。這其實只是一句廣告語,最后被泛化了。
早期教育對人一生的影響確實很大。有人對諾貝爾獎獲得者做過調查,很多獲獎者都表示早期教育對自己的影響最大。在幼兒園里學會了如何去愛別人,如何分享和承擔責任。如果用"愛、分享和責任"去衡量,好幼兒園非常多。
陸明鳳:入園其實沒那么難,但家長都在選擇自己認為優(yōu)秀的幼兒園。
評論員如何看待"入園難"的問題?
王振宇:在2005年的兒童節(jié),文匯報記者針對"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提問,我提出"不要讓孩子傷在起跑線上"。過早強迫兒童接受大量訓練,會傷害兒童的心理和學習的積極性。
曾曉東:入園難是由幾個因素疊加產生的。
一、80后受到的教育比父輩們多,對教育更加關注
二、生活變好了,經濟寬裕了。
三、國家的經濟快速發(fā)展,個體因為受到的教育高而能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我們還沒經歷過美國70年代出現的因為過度教育而導致收益率下降那個階段。教育是一次性服務,只有嘗試了才能知道質量好不好。政府又發(fā)布了"示范園"這樣的信號,大家都會選擇示范園。
示范幼兒園好不好?如何解決入園難?
曾曉東:實際上"示范園"出現的背景,在因為當時沒有公共財政制度,國家為了資源能更好地利用,才有了示范園的概念,來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F在公共財政制度都完善了,"示范園"成了體制慣性遺留問題。
封莉蓉:示范幼兒園實際是一種行業(yè)推薦的標準。雖然這個制度存在很多問題,但是對"入園不難"的問題是有好處的。示范幼兒園在每年的申報過程中,對自身都是提高。
陸明鳳:近幾年來幼兒園的建設已經解決了很大一部分問題,有些幼兒園的硬件甚至比示范園都好。師資提高依然需要5-10年。
秦暢:真正能解決入園難問題的是我們的教育。提供各種教育方式,家長學會了多元化地選擇教育,這種壞境下,家長就會去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發(fā)展的幼兒園,并不是全部去選擇示范園。